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
渴 [ kě ] 1. 口干想喝水。 如 口渴。解渴。 2. 喻迫切地。 如 渴望。渴盼。渴慕。渴求。
葬 [ zàng ] 1.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 如 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礼。葬仪。
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
引《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
何休 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大夫三月而葬,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渴,喻急也。”
清•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汝父渴葬乱塚中。”
古礼称死者停灵之期未满而急葬的情况为「渴葬」。
引《公羊传·隐公三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渴葬,拼音为kě zàng ,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