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拼音
mài lì zhǒng
注音
ㄇㄞˋ ㄌㄧˋ ㄓㄨㄥˇ
繁体
麥粒腫

麦粒肿mài lì zhǒng

  1. 睑腺炎,睑缘皮脂腺的炎性肿胀,俗称针眼。

    英sty; pinprick;

分解意思

  • 拼音 mài 部首 麦 总笔画 7

    麦 [ mài ] 1.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 如 麦田。麦收。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2. 姓。

  • 拼音 lì 部首 米 总笔画 11

    粒 [ lì ] 1.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 如 米粒。盐粒。颗粒。粒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2.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 如 一粒米。一粒珍珠。

  • 拼音 zhǒng 部首 肉 总笔画 8

    肿 [ zhǒng ] 1. 皮肉浮胀。 如 肿胀。肿瘤。肿痛。浮肿。红肿。脓肿。臃肿。

引证文献

  1. 眼病。由葡萄球菌侵入眼睑的皮脂腺而引起。症状是眼睑疼痛,眼睑的边缘靠近睫毛处出现粒状的小疙瘩,局部红肿。通称针眼。

国语辞典

麦粒肿mài lì zhǒng

  1. 针眼的别名。参见「针眼」条。

网络解释

麦粒肿 科普中国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1.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