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7.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死 [ sǐ ]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如 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2. 不顾生命。 如 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3. 固执,坚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4. 无知觉。 如 睡得死。 5. 不活动,不灵活。 如 死结。死理。死板。 6. 不通达。 如 死胡同。死路一条。 7. 过时,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8. 极,甚。 如 乐死人。
靡 [ mí ] 1. 浪费,奢侈。 如 靡荡。靡费。侈靡。 2. 分散。 如 靡散(消灭)。 3. 古同“糜”,糜烂。
它 [ tā ] 1. 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 如 它们。其它。
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
引《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郑玄 笺:“之,至也。”
陈毅 《送旧友南归》诗:“坚持阵地,之死靡它。”
至死没有二心。形容贞节的妇女至死不改嫁。语本宋·杨万里〈夫人李氏墓志铭〉:「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抚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后泛指人的意志坚强,至死都不改变。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引《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反心猿意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