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茆庵”。
茅庐;草舍。
茅 [ máo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如 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庵 [ ān ] 1. 圆形草屋(文人的书斋亦多称“庵”,如“老学~”,“影梅~”)。 2. 小庙(指尼姑居住的)。 如 庵堂(尼姑庵)。庵子。
亦作“茆菴”。茅庐;草舍。
引唐•胡曾 《自岭下泛鷁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篋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水浒传》第一回:“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明•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久居华屋,转羡茆菴。”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两人携手而行,小廝驱车随后,到了一座茅庵。”
茅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o ān ,是指茅庐;草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