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②.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③.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④.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⑤.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⑥.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⑦.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⑧.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⑨.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⑩. 底子。 如: 质地。
①.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①.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②. 用于计时。 如: 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③.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丑角。丑旦。
④. 相貌难看。 如: 丑陋。
⑤.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 如: 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①.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②. 心意,信念。 如: 一心一德。
③. 恩惠。 如: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④. 姓。
①.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 如: 齐整。参差不齐。
②.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 如: 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③. 同时;同样;一起。 如: 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④. 全;完全。 如: 齐全。人到齐了。
⑤.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⑥. 中国朝代名。 如: 南朝齐。北朝齐。
①. 调剂。 如: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②. 药剂。 如: 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
③. 界限;分际。 如: 百年,寿之大齐。
④. 成功;成熟。 如: 事能得齐。后作“济”。
①.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①. 同“斋”。
②. 斋戒。 如: 齐三日而后行。
③. 庄敬。 如: 齐庄。齐严。
拼音: dì chǒu dé qí
注音: ㄉㄧˋ ㄔㄡˇ ㄉㄜˊ ㄑㄧˊ
繁体: 地醜德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不相上下
反义词: 天差地远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例子:梁启超《武士道>自序》:“其在本族,亦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辖地相同,德行相等。形容彼此的条件相等。《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