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成语分解
罚
读音(fá), 网部,共9画
①.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 如: 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不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当
读音(dāng,dàng), 彐部,共6画
㈠ 当 [ dāng ]
①. 充任,担任。 如: 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②. 掌管,主持。 如: 当家。当权。当政。
③.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 如: 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④. 面对着。 如: 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⑤. 相称,相配。 如: 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⑥. 应该。 如: 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⑦. 抵敌。 如: 万夫不当之勇。
⑧.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 如: 该当何罪。
⑨. 顶端,头。 如: 瓦当。
⑩.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㈡ 当 [ dàng ]
①. 合宜。 如: 恰当。适当。妥当。
②. 抵得上,等于。 如: 一个人当俩人用。
③. 姑且作为。 如: 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④. 认为。 如: 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⑤. 在同一时间。 如: 当日。当年。当世。
⑥. 吃亏,受骗。 如: 上当。
⑦. 抵押。 如: 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㈢ 当 [ dang ]
①.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罪
读音(zuì), 网部,共13画
①.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②.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③.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④.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成语概况
拼音: fá bù dāng zuì
注音: ㄈㄚˊ ㄅㄨˋ ㄉㄤ ㄗㄨㄟˋ
繁体: 罰不當罪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罪大恶极 罪不容诛
反义词: 赏罚分明 罚当其罪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主谓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成语意思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用法: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例子: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罚不当罪的极少。(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正音:“当”,读作“dāng”,不能读作“dàng”。
辨形:“罚”,不能写作“伐”。
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作品《荀子》中强调刑罚必须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因为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不会停止。
成语解释
【释义】
处罚与所犯罪行不相当。《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成语造句
1、
罚不当罪到底是处罚过重还是过轻?
2、这个案子你们在处理时
罚不当罪,建议在量刑上再研究一次。
3、被告人认为法庭判得不公正,
罚不当罪,有权上诉。
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毁了别人的一生,
罚不当罪。
5、最终负全责的或者
罚不当罪的总是弱者。
6、等了十几年,才等到这个贪官落网,但是
罚不当罪啊。
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
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8、监管不力,且
罚不当罪。治乱需用重典。。
9、
罚不当罪固然不足以威慑来者,但即便用重典,难道就可以永绝后患吗?一个偶然的判例无论多么严厉,都不能替代社会机制尤其是法律机制的适时调整。
10、职务犯罪数量上升,原因固然很多,“
罚不当罪”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负激励”。
11、如果不是家访,或许徐某强奸案就
罚不当罪,被害人就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
12、(《论语》)“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
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13、如果
罚不当罪,罚不过罪,那刑罚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丧失殆尽,通过刑罚处罚来预防犯罪的目的也将会成为泡影。
14、赏不当功,不如不赏;
罚不当罪,不如不罚。
15、尽管抄袭严重,但相应的处罚确实是“
罚不当罪”,往往被轻描淡写。
16、连名字都不敢点的处罚,可以说是
罚不当罪。
17、“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
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18、和解之后不是免除刑事责任或
罚不当罪,只是把最严厉程度降低到次严厉程度,由死刑立即执行改为适用死缓或无期徒刑。
19、而立案的案件提出纠正716件;强化对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量刑畸轻畸重、职务犯罪案件判决轻刑缓刑不当问题的监督,切实纠正裁判不公、
罚不当罪。
20、其实,舆论之所以对判决产生失望,也是基于这一初衷,因为在普通民众眼中,如此“
罚不当罪”的判决显得有些轻,很难以对那些“马路杀手”起到震慑作用。
21、从法理上讲,即便有自首情节,徒流刑的处罚结果也实在是
罚不当罪。
22、法院一审宣判后,景泰县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认为免予刑事处罚的量刑畸轻,
罚不当罪。
23、幅度内量刑,但明显偏轻,且未区分五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律判处缓刑不符合法律规定,仅对绿大地公司判处400万元的罚金也明显偏轻,
罚不当罪。
24、周管家以前和孙账房交情颇深,闲时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谈天,像对好兄弟,如今孙账房虽有过错,但若因此把他送进牢中有些
罚不当罪,周管家实在是于心不忍。
25、其实,舆论之所以对判决产生失望,也是基于这一初衷,因为在普通民众眼中,如此“
罚不当罪”的判决显得有些轻,很难对那些“马路杀手”起到震慑作用。
26、是有相当数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为,渎职犯罪只是工作中的过失,犯罪嫌疑人没有为个人牟取私利,主观恶性不大,最终导致“当严不严”、“
罚不当罪”。
27、刚才言语之间粗疏狂妄,冒犯高明,现在回过头来细想,
罚不当罪。
28、尤其是在一些刑事审判中,对于同一类案件,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判决结果上往往可以同案不同刑,量刑畸轻畸重、
罚不当罪等现象屡见不鲜。
29、由于有期徒刑的上限偏低,实践中,对于有些犯罪行为,如果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偏轻,判处无期徒刑又过重,因为缺乏相应的刑罚设置,容易导致
罚不当罪。
30、内量刑,但明显偏轻,且未区分五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律判处缓刑不符合法律规定,仅对“绿大地”公司判处400万元的罚金也明显偏轻,
罚不当罪。
成语接龙
“罪”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罪魁祸首
- 首屈一指
- 指手画脚
- 脚踏实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罚”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甘心受罚
- 食不求甘
- 丰衣足食
- 羽毛未丰
- 威凤一羽
- 耀武扬威
- 潜光隐耀
- 蛇行鳞潜
- 笔走龙蛇
- 神来之笔
- 聚精会神
- 物以类聚
- 庞然大物
- 月貌花庞
- 风花雪月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脍炙人口
- 莼羹鲈脍
翻译
- the punishment exceeds the crime(be unduly punishe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