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夜。 如: 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①.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如: 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②.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如: 炮衣。糖衣。肠衣。
③. 姓。
①. 晚,天色晚。 如: 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①. 〔~~〕盛大的样子,如“皓皓~~,丹彩煌煌”。
①. 吃。 如: 食肉。食欲。
②.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③.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④.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①.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①.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注音: ㄒㄧㄠ ㄧ ㄍㄢˋ ㄕˊ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日理万机 握发吐哺 夙夜不懈
反义词: 得过且过 醉生梦死 游手好闲
出处: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子: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旧唐书 刘蕡传》)
正音:“食”,读作“shí”,不能读作“sí”;“旰”,读作“gàn”,不能读作“hàn”。
辨形:“宵”,不能写作“肖”。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列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亦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参见“夙兴夜寐”。
1:愿的追求宵衣旰食,愿永远学而不厌。
2:小词,你知道的,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命运的我,宵衣旰食日理万机。
3:大人、大明朝历经2百多年,不思进取,守祖制,不革新,当今皇上虽宵衣旰食,非三国之亡国之君,但颓势久己,非一日之功,改朝换代迫在眉睫。
4:然而当日本人举国上下宵衣旰食、毁家纾难地为扩充海军而努力的时候,中国政府却挪用北洋军费去修建颐和园。
5:高拱一直还当着皇上的秘书,知道皇上如今勤政,真可谓是宵衣旰食,既然深夜急召内阁大臣与兵部两位堂官议事,想必所议之事非同小可,一时半会且回不来。
6:再说北京,崇祯皇帝自登极以来,肃清阉党,重整朝政,忧心国事,苦撑危局,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一心想做个中兴之主。
7:当今圣上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乃是中兴之主啊!
8: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
9:可怜他辛苦十七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
10: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
11:就是他的家人也不同意他这样宵衣旰食、不注意身体瞎忙活,没人看好他,更没人给他支持,连心疼爱他的如溪虽不反对但也是常常劝他要注意身体。
12:木婉清宵衣旰食、任劳任怨,昼夜守护在段誉身边。
13:御史大人,恕个罪说,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亲。
14:如果是,那宵衣旰食、简朴勤政的当今圣上又该置于何地呢?
15:周异当洛阳令时,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几年后撒手人寰。
16: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17: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18:周*来*理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得到人民的爱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