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病,身体不舒适。 如: 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②. 一般的痛苦。 如: 疾苦。
③. 疼痛。 如: 疾首蹙额。
④. 恨。 如: 疾恶如仇。
⑤. 同“嫉”,妒忌。
⑥. 弊病,缺点。 如: “寡人有疾”。
⑦. 快,迅速。 如: 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①. 头,脑袋。 如: 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②. 领导的人,带头的。 如: 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③. 第一,最高。 如: 首都(dū)。首府。
④. 最先,最早。 如: 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⑤. 出头告发。 如: 自首。出首。
⑥. 量词,指诗和歌。 如: 一首诗。
⑦. 姓。
①.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 如: 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
②. 悲伤。 如: 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
③.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 如: 痛击。痛悼。痛责。痛快。痛改前非。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拼音: jí shǒu tòng xīn
注音: ㄐㄧˊ ㄕㄡˇ ㄊㄨㄥˋ ㄒㄧㄣ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痛心疾首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对某事的痛恨。
例子:天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痛心,愿得伸锄奋挺以致死于敌。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计刘豫札子》
即“痛心疾首”。见“痛心疾首”条。
此处所列为“痛心疾首”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春秋时代鲁成公十三年四月,因为秦国违背双方在令狐订立的盟约,于是晋侯派吕相出使秦国,目的是断绝两国的盟友关系。吕相传达的内容大致上说:“晋献公和秦穆公时,两国关系十分密切,不但订立盟约,还结为姻亲。之后秦穆公又帮助在外流亡的晋公子重耳,返国当上国君。但是两国为了国界的问题,秦国的态度反复,时常来犯。为了解决纷争,最后两国订立『令狐之盟』,没想到秦国不但背弃盟约,并且和楚国结盟,对上天和秦国、楚国的历代先君盟誓说:『秦国虽然和晋国结交往来,但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事实上,楚人厌恶秦国的反复无常,于是转告晋国,要好好惩罚意志不专一的秦国。其他诸侯知道这件事后,也都痛恨秦国到了极点,大家都来亲近晋国。晋国要秦国做个了断,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共处。”同年五月,晋国和诸侯国联军,打败秦国。后来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痛恨到极点。
1:听得破剑是痛心疾首痛心疾首啊。
2:疾首痛心思国耻,同胞千万惨流离。先驱抗战头颅掷,前事不忘后事师!九一八纪念日,历史教训不能忘,国耻家仇记心上,团结一致斗倭狼,同仇敌忾赴战场!胜利终在正义方。玩火自焚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