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 如: 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漏电(跑电)。
②. 泄露。 如: 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③. 脱逃或无意放过。 如: 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④.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
⑤.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 如: 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①.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 如: 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
②. 形状像网的东西。 如: 电网。发网。
③. 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 如: 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
④. 用网捕捉。 如: 网到一条大鱼。
⑤. 像网似的笼罩着。 如: 眼睛里网着红丝。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 如: 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②. 姓。
拼音: lòu wǎng zhī yú
注音: ㄌㄡˋ ㄨㄤˇ ㄓ ㄩˊ
繁体: 漏網之魚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亡命之徒 丧家之犬 漏网游鱼
反义词: 瓮中之鳖 网中之鱼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用于罪犯。
例子: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正音:“漏”,读作“lòu”,不能读作“lù”。
辨形:“漏”,不能写作“露”。
辨析:见“惊弓之鸟”。
谜语: 开罗来信 (谜底:漏网之鱼)
故事: 春秋时期,晋襄公打败秦国,俘虏秦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听信母后冤仇宜解不宜结的教诲,放了三人。大将先轸及阳处父立刻带兵去追赶。孟明视三人早就跑到了黄河边,跳进打鱼的小船逃走,成为晋国的漏网之鱼。
从网眼中逃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法网的人。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序》。后亦用“漏网之鱼”比喻惊慌逃窜的人。△“破觚为圜”、“斲雕为朴”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1],[2],网漏于[3],而吏治[4],不至于奸,[5][6]。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1]破觚而为圜:削掉棱角,使它变得光滑圆润。比喻破除严刑峻法,使它变得简易。觚,音gū,多棱角的器物。圜,音yuán同“圆”。见“破觚为圜”。
[2]斲雕而为朴:去除雕饰而变为朴实。斲,音zhuó,去除。朴,同“朴”。见“斲雕为朴”。
[3]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比喻犯大罪的人。见“吞舟之鱼”。
[4]烝烝:纯厚宽大。
[5]黎民:百姓、民众。
[6]艾安:宁息、安定。艾,音yì。
关于如何治民,孔子曾说:“用政令和刑罚来治理人民,人民只是苟且遵行,并无自发的知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礼教来教导人民,人民不但能够知耻,而且能自发地改邪归正。”老子也说:“最好的治民之道,是有德于民,即使执政者不提自己的德政,人民却都有德行了。下等的治民之道,是有德于民,却不断地宣导自己的德政,深怕人民忘记,这样人民反而没有德行了。如果只依靠法令来治理人民,结果是法令越来越繁苛,窃盗罪犯反而越来越多。”太史公司马迁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认为法令不过是为政的工具,并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汉代初年,变严刑峻罚为宽简,法网疏阔的程度,甚至连能够吞舟的大鱼都可以逃脱,然而政治清明,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从前的法令可以说非常严密,但是各种罪恶伪诈却纷纷出现。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于教化,而不在于法令。后来“漏网之鱼”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比喻侥幸逃脱法网的人,或比喻惊慌逃窜的人。
㈠
语义比喻侥幸逃脱法网的人。
类别用在“意外脱漏”的表述上。
①虽然警方展开大力扫荡,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没被抓到。
②高层决定严办所有吃案的失职人员,不许有任何漏网之鱼。
③警方将贩卖军火的走私集团一举成擒,没有漏网之鱼。
④在这次追捕行动中,警方使尽全力,终于使过去的漏网之鱼悉数就逮。
⑤我们必须尽快把所有在逃嫌犯缉捕归案,不能让他们成为逍遥法外的漏网之鱼。
㈡
语义比喻惊慌逃窜的人。
类别用在“仓皇逃跑”的表述上。
①知道后有追兵,他急如漏网之鱼,向山中逃去。
②当年土匪来劫时,我们就像漏网之鱼,没命地逃离村庄。
③一听到仇家正在搜捕他,他便急忙逃窜隐匿,有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