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chǐ、hài),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9画。
〔拸〕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多”。
〔拸〕字仓颉码是QNIN,五笔是RQQY,四角号码是57027,郑码是DRRS。
〔拸〕字的UNICODE是U+62F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336,UTF-32:000062F8,UTF-8:E6 8B B8。
〔拸〕字异体字是哆、搋。
◎同“迻”。
◎加。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25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28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75頁,第12字
《集韻》、《韻會》𡘋丑豸切,褫上聲 —— 與搋同,析也。
又,去也。《莊子・庚桑楚》: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註】介者刖人,畫文采之飾也。貌既虧殘,故拸而棄之。或作扡。
又,《正韻》:拍也、拽也。
又,《集韻》:演爾切,迤上聲 —— 亦同「搋」。
又,陳知切,音馳 —— 拆也。
又,《唐韻》:弋支切;《集韻》:余支切,𡘋音移。《博雅》:加也。
又,《集韻》:他可切,佗上聲。又,待可切,駝上聲 —— 義𡘋同。
又,齒者切,車上聲 —— 與哆同,大貌。
〔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chǐ、h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多。
〔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 ⑴ 加。㈡ [chǐ] ⑴ 去:“介者~画,外非誉也。”⑵ 拍打:“照着嘴儿只管~。”⑶ 拽。㈢ [hài] ⑴ 动。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