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訴)是什么意思
诉-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诉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诉2-古代汉语字典
诉2sè
【繁体字】:愬
【释义】:
见“诉2(愬)”㈡。
诉-古代汉语字典
诉sù
【释义】:
告诉,诉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又诉于公甫。”(公甫:人名。)白居易《琵琶行》:“似诉平生不得志。”特指控诉,控告。《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于是负孝公之周,诉天子。”(负:背着。之:往。诉天子:向天子告状。)高启《书博鸡者事》:“走诉行御史台。”又特指诽谤,说别人的坏话。《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或诉元咺于卫侯曰。”(元咺xuān:人名。)
诉-常用古汉语字典
诉sù
【繁体字】:訴
【释义】:
[动]①诉说。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众人口口声声骂做妖人反贼,不由分诉,拥出门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②控告,上诉。高启《书博鸡者事》:走诉行御史台。
诉-常用字详解字典
诉sù
訴
愬①
从言斥声,形声,
,7画。①告诉;倾吐心中的话
诉说|诉苦|诉衷情△陈诉|泣诉。②控告
诉讼|诉状△控诉|起诉|原诉|上诉。
〈辨〉诉字篆书作
,声符字隶书中讹作厈,楷书中讹作斥。异体愬,从心朔声,形符从心,言为心声,心与言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所以作形符时作用相同◇注意:诉从斥不从斤,訢是欣的异体字,不要搞错。
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诉sù訴*愬①
【释义】:
①
说出来让人知道;陈述
诉不完的深仇大恨|诉衷情|诉苦|陈诉|倾诉|告诉。→②
向法院陈述案情;控告
诉状|诉讼|起诉|上诉|公诉。
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诉xīn訢
【释义】:
姓。
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訢”作为“欣”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确认“訢”作姓氏用时为规范字,类推简化为“诉”;表示其他意义时,仍作为“欣”的异体字处理。
诉-汉字异读字典
诉
㈠xīn “欣”的异体字。
㈡xī 通“熹”。诉合:融洽。柳宗元《辩伏神文》:“休嘉诉合兮,邪怪遁藏。”
㈢yín 〔通〕通“訚”。“诉訢”同“訚訚”。敬谨貌。《汉书·石奋传》:“僮仆訢訢如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