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忘)是什么意思
忘-古文字通假字典
忘
(陽明wang)讀為荒(陽曉huang),叠韻
蔡侯申鐘:“余唯(雖)末少(小)子,余非敢寧忘。”按妄、忘、荒皆亡聲,故通用。《尚書·微子》:“天毒降災荒殷邦。”《史記·宋微子世家》作:“天篤下菑亡殷國。”
忘-古文字通假字典
忘
(陽明wanɡ)讀為亡(陽明wanɡ),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道經》:“死不忘者,壽也。”通行本忘作亡。
忘-古文字通假字典
忘
(陽明wanɡ)讀為望(陽明wanɡ),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引《詩》曰:“之子于歸,袁(遠)送于野。詹(瞻)忘弗及,〔泣〕涕如雨。”所引為《詩·邶風·燕燕》,“詹忘”毛詩作“瞻望”。
忘-古文字通假字典
忘
(陽明wanɡ)讀為妄(陽明wanɡ),雙聲叠韻
武威漢代醫簡三四號:“勿忘傳也。”意在戒止人們妄為流傳。按《大戴禮記·捲將軍文子》:“是故不忘。”《孔子家語·弟子行》忘作妄。《莊子·盜跖》:“故推正不忘邪。”釋文:“忘或作妄。”
亡通忘-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亡通忘
亡音wàng。亡和忘上古同属明纽阳部,同音通假。亡的本义是逃跑。通忘,忘记。《诗经·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心中的忧伤呵,何时将它遗忘?维,语助词。)《礼记·檀弓下》:“调也,君之亵(xiè)臣也,为一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李调是国君宠幸的近臣,他为了贪图一点吃的喝的,竟忘掉了国君忌讳的事情,因此让他饮酒。)屈原《九章·抽思》:“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当初我讲的话十分耿直明了,难道到现在就已经忘了?耿著,明白而显著。庸,乃,就。)《论衡·语增》:“为长夜之饮,亡其甲子。”(因为彻夜地饮酒,竟然忘记了时间。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代称时间。)
忘通亡-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忘通亡
忘音wáng。忘和亡上古同属明纽阳部,同音通假。忘的本义是忘记。《说文》:“忘,不识也。”通亡,遗漏,失去,失掉。《尚书·大诰》:“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唉!我想起来了,我象徒步渡过深水一样,我只希望寻求能帮助我渡水的人,发布命令,通告天下,把文王、武王受天命创业的功绩布告天下,使后人不能把前人大功失掉。小子,“我”的谦称。敷贲,颁布。)《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不要犯过错,不要失掉,遵循先王的典章制度。愆,过,过失。率,循。旧章,旧的法度章程,指先王之法。)《汉书·武五子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我听说吴国的伍子胥尽忠被杀而失去善的称号,比干尽仁义谏纣王却被挖去心。颜师古注:“忘,亡也。”)
忘-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忘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忘-古代汉语字典
忘
【释义】:
㈠ wàng ①忘记。《诗经·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偕xié:一起。)
㈡wú ②[忘其]还是,表选择。《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忘忘憎怀而爱秦邪?”(三国:指赵、齐、楚。怀:魏国地名。)
忘-古代汉语字典
忘wú
【释义】:
见“忘”㈡。
忘-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忘wàng
【中古音】:
【上古音】:
巫放切
【通假字释义】:
微漾合三(明陽) 不識也。
【正字及释义】:
亡 wáng
武方切 微陽合三(明陽) 逃亡;遺失;滅亡。
《書·大誥》: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王引之云:忘與亡同。亡、妄古字通。言不失前人之大功也。〕
《書·酒誥》: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詩·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王引之云:忘借爲亡。亡,已也。〕
《詩·秦風·終南》:佩玉將將,壽考不忘。〔張文虎云:忘,當作亡。〕
《莊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義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極而衆美從之。
《管子·乘馬》:今日不爲,明日忘貸。〔王云:忘乃亡之借字。〕
《史記·孟嘗君列傳》:所期物忘其中。〔注:忘者,無也。王云:忘乃亡之借字。〕
賈誼《新書·勸學》:昔者南榮跦醜聖道之忘乎己。〔《淮南子·修務》:作亡乎己。〕
《列女傳·蓋將之妻》:夫戰而忘勇,非孝也;君亡不死,非忠也;今軍敗君死,子獨何生?忠孝忘於身,何忍以歸?
《漢書·武五子傳》: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顔師古云:忘,亡也。〕
妄 wàng
巫放切 微漾合三(明陽) 虚妄,亂,誣。
《管子·四時》:使不能爲惛,聽不信爲忘,惛而忘也者,皆受天殃。〔《管子集校》引俞樾説增“聽不信爲忘”五字。郭沫若云:忘字當爲妄。〕
《韓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動之謂前識,前識者,無緣而妄意度也。〔王先慎云:忘與妄通。〕
忘-通假字小字典
忘wàng
巫放切(微漾合三) 明阳平
忘记、忘却。
通“亡”wáng 武方切(微阳合三) 明阳平 遗失,丢失。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汉书·武五子传》)——我听说伍子胥尽忠尽仁而丢掉了自己的美善称号,比干尽忠尽仁而丧失了自身。〔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
忘-常用字详解字典
忘wàng
从心亡声,形声,
,7画。忘记,不记得
忘本|忘掉△健忘|淡忘|念念不忘。
〈辨〉忘与忙只是字的部位配合不同。
忘-敦煌俗字典
忘wàng
P.2173《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處座之辰,詎忘詞費?”
S.2073《廬山遠公話》:“喚遠公近前:‘汝心中莫生悵忘(惘)。’”“遠公蒙夢中驚覺,悵忘(惘)非常,遂乃起坐,念涅槃[經]數卷。”
忘-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忘wàng
【释义】:
①
不记得(过去的事)
这是前几年的事,我早忘了|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遗忘。→②
应该做的或计划要做的事因疏忽而没有做
今天上课忘带笔记本了|这事别忘了告诉你妈。
忘-汉字异读字典
忘
㈠wàng 旧读wáng 忘记;不记得。
㈡wú 〔通〕同“亡”。“亡其”同“忘其”。《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忘其增怀而爱秦邪?”
忘-金瓶梅字典
忘(亡)
(一)wàng 《广韵》:遗忘。 巫放切 宕合三去漾微
忘记。 思量你好辜恩,便忘了誓盟。(五二9上4)公事忘私愿已久,此身许国不知有。(一百3上7)
(二)wáng 《广韵》:遗忘,又音亡。《集韵》:说文曰,不识也。 武方切 宕合三平阳微
①[忘八]wángbā,其妻有外遇的男子。 前日他家那忘叫了你往院里去,原来他家就是院里。(十三10上7)那忘七个头八个胆?他敢嗔!他靠那里过日子哩!(六一6下2)
②通“亡”。 呜呼哀哉,断气身忘,忘年二十四岁。(十四8上8)为不节而忘家,因不廉而失位。(八八1上6)阵忘孤魂来受甘露味。(六六9上2)
忘-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