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是什么意思
心-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心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心-古代汉语字典
心xīn
【释义】:
①五脏之一。古人把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心是五脏之首。《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脏之主也。”也指心所在的部位,心口。《庄子·天运》:“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pín:皱眉头。里:乡里。)又古人把心看成思维的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官:器官。)《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引申为思想、意念的通称。《诗经·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忖度cǔnduó:揣度,推测。)《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顽固。彻:通。)②中央,中心。《搜神记·韩冯妻》:“日出当心。”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③树尖、苗尖、花蕊之类。《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齐民要术·黍穄》:“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穄jì:糜子。)④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柳、尾:星宿名。昏:黄昏时分。)
【说明】“心”为象形字,像心脏形。参附录三。
心-常用古汉语字典
心xīn
【释义】:
[名]①指品行,心地。屈原《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②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沿用为脑的代称。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孔雀东南飞(并序)》:心知长别离。袁枚《祭妹文》:心知不祥。③思想,感情。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苏洵《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杜牧《阿房宫赋》:嗟夫,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④中央,中心。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记。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唯见江心秋月白。⑤图谋,思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关汉卿《窦娥冤》: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⑥心脏。人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心较比干多一窍。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⑦胸。身体前面腹上颈下的部分。《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心-常用字详解字典
心xīn
金
篆
象形,■,4画。①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心房|心绞痛△猪心|牛心△强心剂。②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
心怀|心思|心情△放心|诚心|童心|爱心。③中心;中央的部分
圆心|江心|重心|灯心|笔心。④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也叫“商”
角亢氐房心尾箕。
〈辨〉心字古文字略像心脏的形状,楷书作心,字形稍有讹变。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所以引申为义项②。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可是古人以为它处于身体的中心,所以引申为义项③。心字用为偏旁,在左楷书讹变作忄;在下一般仍作心,有时讹变作
;表示和心字前三个义项有关的意义。有时也作声符,但要在心字形体不发生讹变的情况下才有此可能。
心-汉语字源字典
心xīn
甲
金
篆
心的本义指心脏,古文字的心字即象一个心脏器官的形状。心是人体器官的主宰,古人误认为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心又是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心脏在人体的中央位置,故心还有中央、中心之义。凡从心和它的偏旁(忄,
)的字,大都与人的思想、意念和感情有关,如志、忠、性、怕、恭、忝等。
[心匠]指独特的构思、设计。
[心法]佛教称佛经经典文字以外,以心相传授的佛法为心法。又指修心养性的方法。
[心得]内心有所体会。
心-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心xīn
【释义】: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人的心形状像桃,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位于胸腔中间偏左,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部分,通过舒张和收缩来推动血液循环。也说心脏。→②
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灵手巧|心口如一|心明眼亮|心领神会|用心|心得。
③
思想;感情
心烦意乱|心意|心情|谈心|自尊心。
④
思虑;图谋
有口无心|心机|心计。
⑤
指心地,人的内心世界
好心人|心声|心迹|变心。→⑥
事物的中央或内部
湖心|圆心|手心|白菜心儿|中心|工作重心。→⑦
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的主观意识(跟“物”相对)
唯心主义|心物二元论。〇⑧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心-金瓶梅字典
心
xīn 《广韵》:火藏。 息林切 深开三平侵心
①心脏。 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扑扢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八七10上1)
②思想,感情。 因被吕后妬害,心甚不安。(一2上7)武松是个硬心的直汉。(一16下6)
③中心、中间、内部。 我先把篮儿丢在街心来,你却抢入。(五3上3)
(又讹成:必)
赤心-历代避讳字汇典
赤心chì xīn
后唐追尊献祖文景皇帝李国昌,初名赤心。
〔改称〕〈习语〉《通鉴·后唐纪三》云:“李嗣源亲党从帝者多亡去,……帝屡遣(李)继璟诣嗣源,继璟固辞,愿死于帝前以明赤诚。”胡注曰:“赤诚犹言赤心。”周广业云:“此避献祖旧讳,故以赤心为赤赤。”(1)
恭心-历代避讳字汇典
恭心gōng xīn
南朝宋王琨,父名怿,母名恭心。
《南史·王琨传》云:“(王琨)避讳过甚,父名怿,母名恭心,并不得犯焉,时咸谓矫枉过正。”
心-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