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葉)是什么意思
叶同协-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叶同协
叶音xié。叶的本义是和洽,和协。《周礼·春官下·大史》:“大会同、朝觐,以书叶(协)礼事。”(大型的诸侯会和一起朝见天子,按礼书事前预习使礼仪和协不乱。郑玄注:“故书协作叶。杜子春云:‘叶,协也,书亦或为协。’”会同:上古诸侯朝见天子,不按规定时间朝见称“会”,与众诸侯一起朝见称“同”。觐,朝见。)《论衡·齐世》:“(秦)既得天下,无嘉瑞之美,若叶和万国,凤皇来仪之类,……此言妄也。”(秦已经得到了天下,没有美好祥瑞,如使许多地区和洽,凤凰飞来仪态优美之类,……这话是荒谬的。嘉瑞,祥瑞。)《新唐书·李逢吉传》:“逢吉与李程同执政,不叶。”(李逢吉与李程一起主管政事,彼此不和洽。)“和洽,和协”义,后来写作“协”。按:古代“葉”和“叶”是两个字,意义迥别。今“葉”简化为“叶”。
叶-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叶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叶1-古代汉语字典
叶1xié△
【释义】:
同“协”。和谐。《论衡·儒增》:“故能叶1于上下。”《新唐书·李逢吉传》:“逢吉与李程执政,不叶1。”
叶-古代汉语字典
叶xié△
【释义】:
同“协”。和,合。《汉书·五行志上》:“次四曰叶用五纪。”
叶2-古代汉语字典
叶2yè△
【繁体字】:葉
【释义】:
①植物的叶子。《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2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2无穷碧。”转指花瓣。皮日休《惠山听松庵》:“千叶2红莲旧有香。”②书页。《宋史·何涉传》:“人问书传中事,必指卷第册叶2所在,验之果然。”③世,时期。《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叶2,有震且业。”(震:震荡。业:危险。)《淮南子·修务》:“称誉叶2语,至今不休。”(叶2语:世代传说。)④地名(旧读shè),春秋时楚地,在今河南叶县南。《左传·宣公三年》:“楚人鸩之,及叶2而死。”(鸩zhèn:用毒酒毒杀人。)《新序·杂事五》:“君之好士也,有似叶2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楚国贵族,名诸梁,字子高,叶的县令。)
叶-常用古汉语字典
叶yè
【繁体字】:葉
【释义】:
[名]①叶子。杜牧《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沈括《采草药》:须取无茎叶时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世,时期。《世说新语·识鉴》:在事诸贤以李势在蜀既久,承籍累叶。《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叶,有震且业。[量]只。范仲淹《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苏轼《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叶1-常用字详解字典
叶1yè
葉
从口十声,形声,
,5画。①叶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
叶1柄|叶1片△树叶1|桑叶1。②形状像叶子的
百叶1△千叶1莲|百叶1窗。③同“页”。篇,张。④时期
初叶1|中叶1|末叶1。⑤姓。
叶2-常用字详解字典
叶2xié
和洽;相合
叶2句|叶2韵。
〈辨〉葉字从艸某声,是草木之叶的本字,简化作叶;声符枼,读yè。叶2本读xié,是協字的古字,今多写作协,为協字简体。引申为和洽;相合义;又借用为葉字的简体,读yè。
叶[葉]-汉语字源字典
叶[葉]yè
金
篆
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附生于茎、杆、枝条,多呈薄片状。金文的叶字,上部的三点即象树木枝上的叶片之形。小篆叶字增加草头,表明叶子本身具有草本的特质。而简体的叶字,则是用了一个音近的假借字。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了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本乡。
叶-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叶xié
【释义】:
〈文〉和谐;合
叶韵|叶句。
“叶”是“协”的古字,用于“叶韵”“叶句”等少数词语中。
另见yè。
叶-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叶yè葉
【释义】:
①
叶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取营养的器官,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长在茎上,大多呈片状,绿色。→②
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段
明代中叶|19世纪末叶。→③
像叶子的东西
铁叶子|肺叶|百叶窗。④
页
活叶文选|册叶。〇⑤
姓。
㈠“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今读yè。㈡“百叶窗”的“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使用,不要写作“页”。
另见xié。
叶-汉字异读字典
叶
㈠yè ①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多呈片状,绿色。如:树叶。②象叶子的,喻轻飘。如:一叶扁舟。③同“页”。构成书册的一张。如:活叶文选。④时期。如:末叶。⑤姓。
㈡xié 〔通〕通“协”。如:叶韵。
㈢yè 〔又〕旧读shè 古邑名,在今河南叶县南。春秋楚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