嶷(嶷)是什么意思
嶷-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嶷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嶷-古代汉语字典
嶷nì
【释义】:
见“嶷”㈡。
嶷-古代汉语字典
嶷
【释义】:
㈠ yí ①[九嶷]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嶷嶷山,舜之所葬。”
㈡nì△ ②幼儿能识别事物。《诗经·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诞:句首语气词。匍匐:在地上爬。岐:跂,站立。克:能。)③[嶷嶷]山高峻的样子。陶潜《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用于抽象意义,指品德高尚。《史记·五帝本纪》:“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嶷-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嶷nì
【中古音】:
【上古音】:
魚力切
【通假字释义】:
疑職開三(疑職) 高峻貌。
【正字及释义】:
yì
魚力切 疑職開三(疑職) 小兒有知識的樣子。
《詩·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通企)克嶷。〔嶷,《説文·口部》引作
,《淮南子·原道》注引同。〕
嶷-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嶷yí
【释义】:
[九嶷]jiǔyí
山名,在湖南。
嶷-汉字异读字典
嶷
㈠nì 幼小时聪明懂事。《诗·文雅·生民》:“克峻克嶷。”
㈡yí 〔专〕九嶷:一作“疑”。
①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相传为舜所葬处。②九嶷之神。《楚辞·九歌·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
嶷-历代避讳字汇典
嶷yí
南朝梁国子祭酒萧子显,父名嶷。
〔改称〕〈人名〉子显撰《南齐书》,其《檀超传》云“檀超……祖弘宗,宋南琅邪太守。”《校勘记》曰:“按《南史》云‘祖嶷之,字弘宗’。此子显避家讳,故改称其字也。”
嶷-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