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侑

侑(侑)是什么意思

  • 右通侑-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右通侑

    右音yòu。右和侑上古同属匣纽之部,同音通假。右的本义是助,帮助。通侑,奏乐劝酒、劝食。《诗经·小雅·彤弓》:“钟鼓既设,一朝右之。”(钟鼓已经陈列齐备,这一天用酒食厚待他。《毛诗正义》:“右,谓设飨礼以劝其功也。”)《周礼·春官·大祝》:“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以享右祭祀。”(第一是稽首,第二是顿首,第三是空首,……来用酒食供奉、祭祀鬼神。稽首,旧时拜礼之一,屈膝跪地,拱手于地,头亦缓缓至地。顿首,与稽首略同,只是头急遽叩地而触额。空首,男子拜礼,屈膝跪地,拱手于胸与心平,俯首至手。)《清史稿·乐志三》:“既侑上帝,亦右从神。”(既向上帝奉献酒食,又对其他神灵劝食劝饮。)

  • 宥通侑、囿、右-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宥通侑、囿、右

    宥音yòu。宥、侑、囿和右,上古同属匣纽之部,四字为同音通假。宥的本义宽,宽厚。《说文》:“宥,宽也。”通侑,劝食、饮,酬答。《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国君大食时,要三次劝饮食,都命令乐官奏钟击鼓。大食:古代天子诸侯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加牲体、四饭,称大食。郑玄注:“宥,犹劝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四日,晋侯朝觐周天子;周天子用甜酒招待晋侯,又让他向自己敬酒酬答。醴,用麦芽酿造的甜酒。王引之《经义述闻》:“宥与侑通,侑与酬酢同义。”)

    宥通囿,局限,拘泥。《庄子·天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制作一种象华山那样上下均平的帽子来自己表明平等,接触认识万物应把去掉局限作为开始。陈鼓应注:“别宥,即去囿,去除隔蔽。宥与囿通。”)《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有某种局限的人,一定会把白天当作黑夜,将白误认为黑,把圣君尧错当暴君桀,局限招致的危害也是很大了。)

    宥通右,右边。《荀子·宥坐》:“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qī),中则正,满则覆。’”(孔子说:“我听说置于座右做为鉴戒的器皿,里面空虚了就要倾斜,注水适中才立得端正,水满了就会倾覆。”坐,同座,座位。欹,倾斜易覆。按:此语后为成语“虚欹满覆”,戒劝人们要谦虚处世。)

  • 侑-古代汉语字典

    侑yòu

    【释义】:

    ①劝人进食、饮酒。《诗经·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妥:安坐。介:求。景:大。)《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②通“宥”。宽恕。《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无一赦。”

  • 侑(姷)-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侑(姷)yòu

    【中古音】:

    【上古音】:

    于救切

    【通假字释义】:

    于宥開三(匣之) 耦也。

    【正字及释义】:

    宥 yòu 于救切 于宥開三(匣之) 寬免,赦罪。

    《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洪頤煊云:侑與宥通。〕

  • 侑-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侑yòu

    【释义】:

    〈文〉在筵席上用歌舞等助兴,劝人吃喝以乐(yuè)侑食|侑酒。

  • 侑-金瓶梅字典

    yòu 《广韵》:劝食。 于救切 流开三去宥云

    劝人(吃喝)。 些须微仪,不过乎侑觞而已。(四九4下1)朝为苗府清哥(歌)客,暮作西门侑酒人。(五五12上2)

  • 侑-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