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雲)是什么意思
云-古文字通假字典
云
(文匣yun)讀為雲(文匣yun),雙聲叠韻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丙篇:“云則至。”按《戰國策·秦策四》:“楚漢之兵云翔。”《史記·春申君列傳》、《新序·善謀》云作雲。
云-古文字通假字典
云
(文匣yun)讀為魂(文匣hun),雙聲叠韻
馬王堆竹簡《十問》:“云云柏安刑(形),故能長生。”首云字為衍文,“云柏”即“魂魄”。又:“神和内得,云柏皇□。”
云-古文字通假字典
云
(文匣yun)讀為損(文心sun),叠韻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德經》:“〔物或益之而〕云,云之而益。”通行本作:“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云甲本作忲,忲應為損字異體,凡从攴(攵)字後世多从手。又帛書乙本《德經》:“天之道酉(猶)張弓也,高者印(抑)之,下者舉之,有余(餘)者云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云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云不足而奉又(有)余。”云通行本亦作損,甲本作忲。按云與員通。《詩·鄭風·出其東門》:“聊樂我員。”釋文:“員本亦作云。”
云-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云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云-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云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云1-古代汉语字典
云1yún
【释义】:
①古“云2”字。云彩。《战国策·秦策四》:“楚、燕之兵云1翔不敢校。”(校jiào:对抗,较量。)[云1云1然]云气纷纭回转的样子。《吕氏春秋·圜道》:“云气西行,云1云1云1,冬夏不辍。”②说。《孟子·梁惠王上》:“《诗》云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1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有。《荀子·法行》:“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1益乎?”(太息:长叹。)④如此,这样。《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1,义焉用盟?”⑤句首、句中、句末语气词。《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1胡不喜?”《左传·僖公十五年》:“岁云1秋矣。”魏学洢《核舟记》:“尝贻余核舟,盖大苏泛赤壁云1。”⑥[云云]通“芸芸”。众多的样子。《庄子·在宥》:“万物云1云1。”
【说明】“云”为象形字,像云气形。参附录三。
云2-古代汉语字典
云2yún
【繁体字】:雲
【释义】:
云彩。《左传·哀公六年》:“有云2如众赤鸟。”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2间。”又为形状像云的。《木兰诗》:“当窗理云2鬓。”杜甫《月夜》:“香雾云2鬟湿。”[云2梯]古代攻城用的长梯。《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2云2之械。”
【说明】“云”是“雲”的古字,“雲”是“云”的后起区别字。作“云彩”讲二字同义。“云”的其他意义不能写作“雲”。
云-常用古汉语字典
云yún
【释义】:
[动]①说。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刘禹锡《陋室铭》:孔子云:何陋之有?《孔雀东南飞(并序)》: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②有。《荀子·法行》:其云益乎?《诗经·大雅·桑柔》:为民不利,如云不克。③为,是。《后汉书·袁术列传》:虽云匹夫,霸王可也。《墨子·耕柱》: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助]①用于句末,叙述客观事物。等等,如此这般。姚鼐《登泰山记》: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②用于句首、句中,使语气和谐匀称。《诗经·周南·卷耳》:云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
云-常用古汉语字典
云yún
【繁体字】:雲
【释义】:
[名]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主要由水气在空中冷却凝结所致。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崔颢《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而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云(雲)-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云(雲)yún
【中古音】:
【上古音】:
王分切
【通假字释义】:
于文合三(匣文) 山川氣也。
【正字及释义】:
紜 yún
王分切 于文合三(匣文) 多盛貌,雜亂貌。
《漢書·司馬相如傳》: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紛云,湛恩汪濊,群生霑濡,洋溢乎方外。〔顔師古云:紛云,盛貌。《史記》作紛紜。〕
運 yùn
王問切 于問合三(匣文) 動,運行。
《管子·戒》:四時云,下而萬物化。〔王引之云:云,即運字。言四時運而萬物化也。運字古讀若云,故與“云”通。〕
云1-常用字详解字典
云1yún
雲
甲
金
六
篆雲象形,■,4画。①云彩
云1层|云1雾△乌云1。②云南省的简称
云1腿。
云2-常用字详解字典
云2yún
①说
云2云2△人云2亦云2|子曰诗云2。②古汉语助词
岁云2暮矣。
〈辨〉云字甲金文和古文都象山川云气的形状,篆书又加形符雨。古籍中云1写作雲;云2不能写作“雲”,是假借用法。今并作云,然而云2亦无繁体,不要搞错。
云-敦煌俗字典
云yún
敦研033(3-2)《大般涅槃經》:“云何無差?”
P.2170《太玄真一本際經·聖行品》:“其事云何?”
雲24《八相變》:“盈場並是英奇仁(人),闔郡皆懷云(文)雅操。”
云(雲)-汉语字源字典
云(雲)yún
甲
金
篆
甲骨文、金文的云字,像云气回旋飘动的样子,其本义即指云气。云是由空中水气凝聚而成,积久则变生为雨,所以小篆的云字增加雨头,表示它与雨有关。
[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
[云游]到处遨游,行踪不定。
[云泥之别]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比喻地位、才能高下悬殊。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绚烂美丽、异彩纷呈。
云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云1yún
【释义】:
①
说
人云1亦云1|不知所云1。〇②
姓。
云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云2yún雲
【释义】:
①
成团地聚集并悬浮在空中的细微水滴或冰晶
随风飘来一片云2|晴转多云2|白云2|乌云2|云2彩|云2雾。〇②
指云南
云2贵高原|云2烟|云2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
云-金瓶梅字典
云
yún 《广韵》:辞也,言也。 王分切 臻合三平文云
①说。 晋人云:情之所锺,正在我辈。(一1上8)老虎要吃他,此人云:望你饶我一命!(二一13上6)
②助词,表示省略。 西门庆展开柬帖云云。(五一5下9)
云-历代避讳字汇典
云yún
(一)
见“442、罗汉”条。
(二)
《颜氏家训·风操篇》曰:“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
(三)
《鸡肋编》卷上曰:“蜀人讳‘云’,以其近风也。”彦按:其说不好解,岂谓“风”“云”每连言,而音谐“疯云”邪?
云-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