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讎

讎(讎)是什么意思

  • 讎-古文字通假字典

    (幽禪chou)讀爲壽(幽禪shou),雙聲叠韻

    銀雀山竹簡《晏子·一五》:“纍(累)讎不能亶(殫)其教,當年不能行其禮,積材(財)不能譫(瞻)其樂。”此在傳本為《外篇第八》第一章,明本作“兼壽不能殫其教”。《墨子·非儒下》内容與此相近,作“壽不能盡其學”。按《左傳·文公十三年》“魏壽餘”,《史記》之《秦本紀》、《晉世家》作“魏讎餘”。

  • 讎-古文字通假字典

    (幽禪chou)讀爲酬(幽禪chou),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明君》:“……故曰論材而讎職,論功而厚……”按《尚書·召誥》:“敢以王之讎民。”釋文:“讎字或作酬。”《詩·大雅·抑》:“無言不讐。”《後漢書·明帝紀》引讐作酬。

  • 讎-古文字通假字典

    (幽禪chou)通,叠韻,照禪旁紐

    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晉獻公欲得隨會章》:“晉獻公欲得隨會也,魏州餘請召之……繞朝曰:魏州餘來也,台(殆)□□隨會也。”此章“州餘”四見。“州餘”乃魏邑大夫。《左傳·文公十三年》作“壽餘”,《史記·秦本紀》作“讎餘”。按《左傳·成公十八年》:“晉弑其君州蒲。”《公羊傳》、《穀梁傳》同。《史記》之《晉世家》、《十二諸侯年表》“州蒲”並作“壽蒲”。

  • 讎同售-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讎同售

    雠音shòu。雠的常用义是应答,相应,应验。雠又有售,卖出去的意思。《经籍纂诂》:“雠,亦售。”《墨子·鲁问》:“战而死,而子愠;是犹欲粜,籴(dí)雠则愠也。”(作战死去了,您却心里怨恨;这正如想要把米卖出去,买进米又卖出去就心中生气一样。籴,买进粮食。愠,怨恨,生气。)《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折券弃债。”(每当高祖刘邦买酒在哪喝时,酒店出售的酒就多几倍。等到发现这种奇异现象——他睡着上面有条龙,年终,两家酒店就把高祖欠的帐一笔勾销。)“雠”,后来也写作“”,以后更换义符为“口”写作“”,并上部省形作“佳”,则为“售”。

  • 讎-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讎chóu

    【中古音】:

    【上古音】:

    市流切

    【通假字释义】:

    禪尤開三(定幽) 猶譍(相應、相當。相對)也。

    【正字及释义】:

    酬 chóu 市流切 禪尤開三(定幽)

    (一)酬對,應答。

    《詩。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韓詩外傳》作不酬。〕

    (二)酬酢。朝聘應享之禮,主客相互敬酒。

    《戰國策·趙策一》:五國之王,嘗合横而謀伐趙,三分趙國壤地,著之盤孟,屬之讎柞。〔鮑彪注:讎柞,酬酢同。〕

  • 雠(讎)-汉语字源字典

    雠(讎)chóu

    金 

    雠字是个会意字。金文雠字是面对面的两只鸟,中间的“言”表示两鸟对言的意思。雠的本义为对答、应答,引申为相对、对等、相当之义,又引申指对手、仇敌。此外,雠字还有应验、校对之义。

    [雠问]指辩驳问难。

    [雠校]校对文字。

    [雠隙]仇恨、嫌隙。

  • 讎-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