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趙)是什么意思
赵-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赵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赵-古代汉语字典
赵zhào
【繁体字】:趙
【释义】:
①疾速,兼程。《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赵行□舍。”(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②刺,锋利。此义旧读tiǎo。《诗经·周颂·良耜》:“其鎛斯赵,以薅荼蓼。”(鎛bó:古代锄地农具。薅hāo:除草。荼、蓼:草名。)③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
赵-常用字详解字典
赵zhào
趙
□,9画。①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完璧归赵|围魏救赵。②旧诗文中指今河北南部。③姓
赵体|赵公元帅。
〈辨〉赵字繁体趙,从走肖声,本义为疾行、超腾;现行义为借用。简化作赵。
赵-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赵zhào趙
【释义】:
①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〇②
姓。
赵-汉字异读字典
赵
㈠tiǎo 扒地;除草。《诗·周颂·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荃蓼。”
㈡zhào ①〔通〕犹“超”。兼程而进。《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赵行。”郭璞注:“赵,犹超腾。”②〔专〕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邯郸(今河北南部)。③〔专〕姓。
赵匡凝家讳-历代避讳字汇典
赵匡凝家讳zhào kuāng níng jiā huì
唐末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父名德諲,祖名无考。
《北梦琐言》卷四云:“唐襄州赵匡凝令公,(1)世勋嗣袭,人质甚伟……往往以家讳刑人。相国崔公胤出镇湖南,由岘首,赵令逢迎开宴,崔相从容而规之曰:‘闻令公以文字刑人,甚无谓也。闻名心瞿,但有颦蹙,岂可笞责及人邪!’”
赵祯-历代避讳字汇典
赵祯zhào zhēn
宋仁宗赵氏名祯。
《续通鉴纲目》卷五:宋仁宗嘉祐元年,“夏四月,江决六塔。”注云:“内侍刘恢遂奏,六塔之役,水死者数千万人,穿土于犯忌禁。(1)且河口乃赵征村,于国姓御名有嫌,而大兴锸𣃁,非便。诏罢其役。”《汇考》卷二〇谓此之赵征村曰:“案今在大名府开州,名赵村铺,见《畿辅通志》。盖后并‘征’字去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