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蜇)是什么意思
蜇-古代汉语字典
蜇
【释义】:
㈠ zhē△①毒虫咬或刺。《博物志》卷三:“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螫,啮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螫shì:毒虫咬或刺。啮niè:咬。)泛指刺痛。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
㈡zhé△②[海蜇]海里的一种腔肠动物,也叫“水母”。李调元《南越笔记·水母》:“(水母)一名海蛇……干者曰蜇蜇。”
蜇-古代汉语字典
蜇zhé
【释义】:
见“蜇”㈡。
蜇-敦煌俗字典
蜇zhē
P.3906《碎金》:“蜂蜇人:知劣反。”
蜇-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蜇zhē
【释义】:
①
某些昆虫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马蜂蜇人|被蝎子蜇了一下。→②
某些物质刺激皮肤或黏膜使感觉不适或微痛
洗头时当心蜇眼睛|这药水刚抹上时蜇得有点疼。
另见zhé。
蜇-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蜇zhé
【释义】:
[海蜇]hǎizhé
腔肠动物,身体半球形,上半部隆起呈伞状,下半部有口腕八枚。生活在海水中。经过加工处理的伞状部分称为海蜇皮,口腕称为海蜇头,都可以食用。
另见zhē。
蜇-汉字异读字典
蜇
㈠zhē 毒虫叮刺。如:被蝎子蜇了。蜇螫:虫以毒牙或尾针刺人。《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螫,啮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
㈡zhé 〔复〕海蜇:亦称“海䖳”。腔肠动物。形状象张开的伞,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蜇-金瓶梅字典
蜇
zhé 《广韵》:螫也。 陟列切 山开三入薛知
[海蜇]hǎi zhé,即水母。 一碟炒的豆芽菜拌蜇。(四四7下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