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疹)是什么意思
疹-古文字通假字典
疹
(推,微透tui)或説讀為摧(微從cui),叠韻
殷墟甲骨文疹字作
、
、
等形。《合集》一三七三七:“今
(秋)其丨(有)降疹。”《合集》一四一七一:“貞,□帝隹降疹。貞,帝不隹降疹。”《合集》一二八九六:“……兹雨以疹。”《合集》一四二七〇丙:“□申卜,貞,方帝
疹,九月。”《合集》一七三三四:“辛卯卜,貞,其入疹。”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疹》説古文字从攴與从殳往往互作,而从隹與从疹互見,虢季子白盤以
為經維之維,甲骨文疹字即古推字。古文字从攴的字後世多變作从手,如《説文》扶字古文作
,揚字古文作
等。于氏謂推與摧通。《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畏隹”即《詩·周南·卷耳》“崔嵬”之倒文。《廣雅·釋詁》:“摧,推也。”王念孫疏證:“摧、推聲相近。”摧訓沮,《詩·邶風·北門》:“室人交徧摧我。”《詩·大雅·雲漢》:“先祖于摧。”文獻亦每訓沮為毁為壞,一義相貫。甲文摧作名詞用,指摧毁性之災害。《合集》一四二七〇丙的“方帝
疹”,方為四方之省稱,“方帝”為“帝方”之倒文,
讀為寧,“這是説,用帝祭于四方,以寧息摧毁之災”。按推與摧通,《太玄·衆·次三》:“丈人摧拏。”司馬光集注:“王本摧作推。”
疹-古代汉语字典
疹chèn
【释义】:
见“疹”㈡。
疹-古代汉语字典
疹
【释义】:
㈠ zhěn ①病名,皮肤上起的小疙瘩。《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疹原》:“痳为正疹。”(痳:痳疹。)
㈡chèn ②同“疢”。疾病。张衡《思玄赋》:“思百忧以自疹。”
疹-常用古汉语字典
疹chèn
【释义】:
[名]疾病。《国语·勾践灭吴》: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韩愈《祭郑夫人文》:念寒而衣,念饥而食,疾疹水火,无灾及身。
疹-常用字详解字典
疹zhěn
从疒
声,形声,
,10画。一种皮肤病变。皮肤上起的小疙瘩,通常为红色
疹子△麻疹|皮疹|湿疹|药疹△风疹块。
〈辨〉疹字声符
,读zhěn。
疹-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疹zhěn
【释义】:
一种皮肤病,皮肤表层因发炎而起小疙瘩,多为红色,小的像针尖,大的像豆粒,如麻疹、湿疹等。
疹-汉字异读字典
疹
㈠zhěn 皮肤病变。疹子,即出现在皮肤上的斑疹、丘疹等的统称。如:麻疹。
㈡chèn 〔通〕通“疢”。病。张衡《思玄赋》:“毋绵挛以幸己兮,思百忧以自疹。”《集韵》:“疢,热病也,或作疹。”
疹-金瓶梅字典
疹(胗)
zhěn “胗”异体,见 《广韵》。 《广韵》:胗,𤻘胗,皮外小起。 章忍切 臻开三上轸章
[痘疹]dòu zhěn,病名,即天花。 那消三岁,因出疹丢了。(三四16上11)
疹-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