鐏(鐏)是什么意思
鐏-古代汉语字典
鐏zūn
【释义】:
①戈柄末端的圆锥形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礼记·曲礼上》:“进戈者前其鐏。”泛指矛戟柄末端的金属套。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状》:“斯谓倒戈矛,以鐏授寇者也。”《新唐书·张说传》:“是犹倒持剑戟,示人鐏柄。”②同“尊”、“樽”。盛酒的器皿。白居易《续古诗》之八:“岂无盈鐏酒,非君谁与娱?”(谁与:与谁。)王安石《谢公墩》:“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鐏。”(狼籍:散乱的样子。)
鐏-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鐏zūn
【中古音】:
ㄗㄨㄣ
【上古音】:
徂悶切
【通假字释义】:
從 合一(從文) 柲下銅也(戈柄下的銅套)。
【正字及释义】:
樽 zūn ㄗㄨㄣ 祖昆切 精魂合一(精文) 盛酒器。
居易《續古詩》之八:豈無盈鐏酒,非君誰與娱。
鐏-难僻字字典
鐏zūn
【同音字】:尊
【释义】:
①戈柄末端的金属套。②一种盛酒器。
鐏-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鐏zūn鐏
【释义】:
〈文〉戈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