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擔)是什么意思
儋同擔(担)-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儋同擔(担)
儋音dān。儋的本义是肩挑。《说文》:“儋,何也。”段注:“儋,俗作担。”《国语·齐语》:“(商)以知其市之贾,负任儋荷,服牛轺(yáo)马,以周四方。”(商人用他们了解那市场的物价,让他们背着、抱着、担着、挑着,或驾着牛车、马车转运货物,以此循环遍及天下。贾,同价,价格。韦昭注:“背曰负,肩曰儋。任,抱也。荷,揭也。”服,驾。轺,一种小型轻便的马车。)《淮南子·氾论训》:“肩负儋之勤也。”(用肩背、肩担是很辛苦的。)《世说新语·黜免》:“上人箸百尺楼上,儋梯将去。”(让人附着梯子上到百尺高的楼上,却肩扛梯子将要离开。箸,附着。)“肩担”义,后来更换义符写作“擔”。今简化为“担”。
擔(儋)-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擔(儋)dān
【中古音】:
【上古音】:
都甘切
【通假字释义】:
端談開一(端談) 何(負荷)也。
【正字及释义】:
甔 dān
丁含切 端覃開一(端談) 口小腹大的瓦器。可容一石。
《史記·淮陰侯列傳》:守儋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蘇林注:齊人名小罌爲儋。案即《貨殖傳》云:醬千甔。甔之借字。〕
《後漢書·明帝紀》: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
擔-难僻字字典
擔dān
【同音字】:耽
【释义】:
(又读dàn淡)“担”的繁体字。
擔-敦煌俗字典
擔dān
津藝22《大般涅槃經卷第四》:“放畜牛羊,擔負薪草。”
P.3666《燕子賦》:“云:‘明敕括客,標入正格。阿你逋逃落籍,不曾見你膺王役。終遣官人棒脊,流向擔(儋)崖象白。”
S.6659《太上洞玄靈寶妙經衆篇序章》:“魂擔四瀆,槤汲溟波。”
擔-金瓶梅字典
擔(担)
(一)dān 《广韵》:擔负。 都甘切 咸开一平谈端
[擔閣]dāngē,延误。 小的又往巡抚侯爷那里下书来,擔了两日。(六七15下3)擔了风流少年。(五二15下11)
(二)dàn 《广韵》:负也。 都滥切 咸开一去阚端
①担子。 磨镜老儿放下擔儿,……向前唱了两个喏。(五八19下2)
②量词。 蘸生酱吃了半畦蒜,卷春饼𠳹了两擔韭。(九十2上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