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堡)是什么意思
保同堡-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保同堡
保音bǎo。保的本义是养,育。《说文》:“保,养也。”保又有小城的意思。《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二子知子孔之谋,完守入保。”(子展、子西两个人知道了子孔的谋略,就巩固守备,进入城堡坚守。)《庄子·盗跖》:“所通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柳下跖队伍所到的地方,大的诸侯国的军队就退守城内,小的诸侯国的军队就躲进土堡。)《礼记·月令》:“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shuò)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初夏低温将要象秋季一样,那么就阴雨连绵,五谷不长,战祸使四境百姓进入城堡躲避。)《礼记·檀弓下》:“战于郎。公叔禺(y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齐国和鲁国在郎地作战。公叔禺人遇见一位挑着扁担的人进入城堡休息。郎,地名,今山东鱼台县境内。公叔禺人,鲁昭公的儿子。)“小城”义,后来加义符“土”写作“堡”。
堡-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堡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堡-古代汉语字典
堡bǎo
【释义】:
小城,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后汉书·陈俊传》:“视人堡壁坚完者,敕令固守。”《宋书·张畅传》:“虏期又至,议欲芟麦剪苗,移民堡聚。”
堡1-常用字详解字典
堡1bǎ
从土保声,形声,
,12画。①防护性小城△城堡1。②军事上防守用建筑物
堡1垒△雕堡1|地堡1|桥头堡1|明雕暗堡1。
堡2-常用字详解字典
堡2bǔ
方言。堡子:围有土墙的城镇和村庄;泛称村庄
吴堡2(在陕西)、瓦窑堡2(在陕西)、柴沟堡2(在河北)。
堡3-常用字详解字典
堡3pù
方言。同“铺”。用于地名
五里堡3|十里堡3|三十里堡3。
〈辨〉上古城墙皆为土筑,故堡字形符从土◇地名字读音,名从主人,一般以方音为准。
堡-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堡bǎo
【释义】:
堡垒,军事上的一种防御工事
碉堡|地堡|桥头堡。
另见bǔ;pù。
堡-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堡bǔ
【释义】:
堡子,围有土墙的村镇,泛指村落,多用于地名
瓦窑堡(在陕西)|柴沟堡(在河北)。
另见bǎo;pù。
堡-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堡pù
【释义】:
同“铺3”,多用于地名
十里堡|三十里堡。
另见bǎo;bǔ。
堡-汉字异读字典
堡
㈠bǎo ①土筑的小城。《晋书·符登载记》:“各聚众五干,据险筑堡以自固。”②防御建筑。如:堡垒;桥头堡。
㈡bǔ 〔引〕常用为地名。如:陕西有柴沟堡;河北有吴堡。
㈢pù 〔通〕通“铺”。本为驿站,今多用为地名。如:三十里堡;五里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