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膚

膚(膚)是什么意思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文獻作盧(魚來lu),叠韻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一:“膚氏。”影本疑前脱一簡,簡末為“尊”字。“尊盧氏”為古帝王,見《莊子·胠篋》及《六韜》佚文《大明篇》。包山楚簡《疋獄》:“之月己丑之日,膚人之州人(陳)訟聖(聲)夫人之未,胃(謂)殺其(兄)、臣。”整理者以為膚即古國名盧,在今湖北南漳縣境内,後為楚地。按殷墟甲骨文有盧方,見《存》一·一九四七;又有盧伯,《合集》二七〇四一:“甲戌卜,翌日乙王其帥盧伯……”《屯南》六六七:“……三十,盧方伯漅……”西周存,史密坭:“南尸盧、虎,會杞夷、舟(州)夷雚(讙)不(折),廣伐東或(國)齊亱……”《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或説讀為擄(魚來lu),叠韻

    羕陵公戈:“膚之歲,羕(養)陵公伺(睘?)所郜(造)。”黄錫全《輯證》説“膚”應讀如“擄熊”。按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隷為鼎,“擄鼎”亦有理致。何琳儀讀廬,寄止也。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文獻作慮(魚來lü),叠韻

    古幣有“膚虎”尖足布(《錢典》四五〇)。張頷《古幣文編》説膚即籀文臚字,通於盧、慮。按漢建初銅尺銘:“慮俿銅尺,建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漢書·地理志》有慮虒縣,在今山西五臺縣北。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讀為鑪(魚來lu),雙聲叠韻

    信陽楚簡二·〇一四:“二。”二·〇二九:“又(有)鐶。”即膚字,作器名用即鑪。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4

  • 膚-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幫fu)4

  • 膚-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膚fū

    【中古音】:

    【上古音】:

    甫無切

    【通假字释义】:

    非虞合三(幫魚) 皮也。

    【正字及释义】:

    簠 fǔ 甫無切 非虞合三(幫魚)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易·剥卦》:六四,剥牀以膚,凶。〔《釋文》:膚,京作簠,謂祭器。高亨云:膚、簠古音相近通用。〕

  • 膚-敦煌俗字典

    膚fū

    S.2832《願文等範本·皇甫長官病可事》:“重悅肌膚,如月圓之漸漸;再清神氣,似澄水之汪汪。”

    S.2832《願文等範本·十二月》:“十二月 悲風颺,添孝子之斷魂;哀聲滿空,憶愁人之膚(痛)切。”按:此爲“膚”之俗字,與“痛”字形近而誤。

  • 膚-金瓶梅字典

    fū 《广韵》:皮肤。又美也,博也。 甫無切 遇合三平虞非

    皮肤。 生的肥(肌)膚丰肥,身体沉重。(九3上5)

  • 膚-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