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符

符(符)是什么意思

  • 符-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符-古代汉语字典

    符fú

    【释义】:

    ①古代宣布政令或调动军队等用的凭证。一剖为二,各执其一,对合以为证。《吕氏春秋·上德》:“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为符,约曰:符合听之。”又用于抽象意义,凭证。司马迁《报任安书》:“修身者,智之符也。”引申为符合。《韩非子·八经》:“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征:验证,证明。)②征兆。《淮南子·本经》:“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又特指帝王受天命的祥瑞征兆。《汉书·董仲舒传》:“三代受命,其符安在?”③方术之士诡称的可以驱鬼神祛疾病的图形或文字。《后汉书·刘焉传》:“造作符书,以惑百姓。”《抱朴子·遐览》:“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介象:人名。)

  • 符-常用古汉语字典

    符fú

    【释义】:

    [名]①符篆,符书。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②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的凭证。有金、玉、铜、竹、木等,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动]符合,相同。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余者自然也都不虚了。《史记·货殖列传》: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 符-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符fú

    【中古音】:

    【上古音】:

    防無切

    【通假字释义】:

    奉虞合三(並侯) 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正字及释义】:

    莩 fú 芳無切 敷虞合三(滂幽) 莩甲。草木種子分裂發芽。

    《史記·律書》: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索隱》:符甲,猶孚甲也。〕

  • 符-常用字详解字典

    符fú

    从竹付声,形声,,11画。①符节,古时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兵符|虎符。②标记;记号符号|符箓△护身符。③符合△不符|相符。

    〈辨〉符、苻音同形近易混,符从竹,古时符节或以竹制;苻从艸,表示一种草。因節简化作节,易误以苻为符的简体,不要搞错。

  • 符-敦煌俗字典

    符fú

    S.388《正名要錄》:“從竹。”“右各依脚注。”[正字]

    S.203《度仙靈錄儀》等:“勅錄上符呪曰:……”

  • 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符fú

    【释义】:

    古代朝廷封爵、置官、派遣使节或调兵遣将时用的凭证,分为两半,君臣或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两半相合,作为验证符节|兵符|虎符(虎形的兵符)。→②标记;记号音符|休止符|符号。③道士或巫师画的一种用来驱鬼避邪的形或线条画了一张符|护身符|符咒。→④相合;吻合两人口供相符|与实际情况不符|符合。〇⑤姓。

  • 符-金瓶梅字典

    fú 《广韵》:符契。说文,符,信也。 防無切 遇合三平虞奉

    ①契约,借条。 那西门庆也不接他文约,说:“没的扯淡,朋友家什么符儿!”(六七20上8)

    ②道教驱鬼召神的神秘文书。 书了二道符,烧灰放在水缸下埋着。(十二16下7)与孩子做那端午戴的那绒线符牌儿。(五一2下6)

  • 符-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