扢(扢)是什么意思
扢-古代汉语字典
扢jié
【释义】:
见“扢”㈢。
扢-古代汉语字典
扢gē
【释义】:
见“扢”㈣。
扢-古代汉语字典
扢
【释义】:
㈠ gǔ△①擦拭。《淮南子·要略》:“濡不给扢。”(濡rú:湿。给:足,指来得及。)
㈡qì△②[扢然]兴奋的样子。《庄子·让王》:“子路扢扢执干而舞。”(干:盾牌。)
㈢jié△③曳,引。《韩诗外传》卷七:“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
㈣gē△④[扢秃]头上长的秃疮。《淮南子·齐俗》:“亲母为其子治扢扢。”
扢-古代汉语字典
扢qì
【释义】:
见“扢”㈡。
扢-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扢gǔ
【中古音】:
【上古音】:
古忽切
【通假字释义】:
見没合一(群物) 《玉篇》:摩也,取也。
【正字及释义】:
疙 gē
魚迄切 疑迄開三(疑物) 疙秃。頭上突起的瘡癤。
《淮南子·齊俗》:親母爲其子治扢秃,而血流至耳,見者以爲其愛之至也。使在於繼母,則遇者以爲嫉也。
扢-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扢gǔ
【释义】:
〈文〉拭;抹。
另见qì。
扢-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扢qì
【释义】:
〈文)兴奋的样子。
另见gǔ。
扢-汉字异读字典
扢
㈠gǔ 揩擦。《汉书·礼乐志》:“扢嘉坛,椒兰芳。”
㈡xì 〔语〕威武貌。一说喜貌。《集韵》:“扢,奋舞貌。”《庄子·让王》:“子路扢然执干而舞。”
㈢gē 〔通〕通“疙”。扢秃、亦作“疙秃”。突起的头疮。《淮南子·齐俗》:“亲母为其子治扢秃,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使在于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
扢-金瓶梅字典
扢(吃)
chī “吃”涉“扑”改意符作“扌”得形。
〔扑扢〕pū chī,象声词。 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扢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八七9下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