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怪)是什么意思
怪-古文字通假字典
怪
(文照zhen)讀為臀(文定tun),叠韻,照定準旁紐
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鉅陽脈》:“潼(踵?)外踝婁中,出僵中,上穿怪,出猒(厭)中……”影本注謂怪讀為臀。引《周禮·考工記·岺氏》:“其臀一寸。”故書作脣。按《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又張家山簡《脈書》與此内容相同,其《鉅陽之脈》云:“上穿臀,出擪中。”
怪-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怪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怪-古代汉语字典
怪guài
【繁体字】:恠
【释义】:
①奇异,不常见。《山海经·中山经》:“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者焉。”又指奇异的事物。《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指孔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②抱怨,责备。《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不怪朱、象而非尧、舜,岂不过甚矣哉?”(朱:丹朱,尧之子。象:舜之弟。二人都是不贤之人。)《后汉书·张衡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验证。)
怪-常用古汉语字典
怪guài
【释义】:
[名]奇异的事物或人。《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动]①惊异,觉得奇怪。司马迁《陈涉世家》:卒买鱼烹之,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②埋怨。范晔《张衡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形]奇异,罕见的。魏学洢《核舟记》:技亦灵怪矣哉!沈括《雁荡山》:予观诸峰,皆峭拔险怪。蒲松龄《促织》:怪石乱卧。
怪-常用字详解字典
怪guài
恠
从心圣声,形声,
,8画。①觉得奇怪
怪道|怪不得△骇怪|大惊小怪。②奇异的;荒诞的
怪异|怪诞。③神话的妖魔
怪物△妖怪。④责备;埋怨
怪罪△见怪。⑤非常;很
怪好|怪大。
〈辨〉怪字声符圣(此非聖的简化字)读kū。异体恠,从心在声。今作怪。
怪-敦煌俗字典
怪guài
浙敦193《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S.453《禮懺文》:“令諸災怪,殄滅無餘。”
浙敦026《普賢菩薩說證明經》:“若有四七日百怪鬼。”S.800《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
S.4642《發願文範本等》:“頃以並動解福,小怪施災,公於是殷斯勤斯,仗佛祈祐。”
敦研312《金光明經》卷第一《序品》:“眾邪蠱道,變怪相續。”
敦研106《大般涅槃經》:“尋便驚怪,牛色各異。”
P.2299《太子成道經》:“大王莫怪,此太子證無上之時,我不逢遇,所以悲泣。”
S.2073《廬山遠公話》:“遠公深有所怪,遂令同行:‘與我喚此老人。’”
P.3742《二教論》:“神迹詭怪,則理絕人區。”
怪-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怪guài*恠
【释义】:
①
奇异的;不常见的
这人脾气真怪|怪现象|怪物|怪异|古怪。→②
奇异的事物或人
妖魔鬼怪|妖怪|扬州八怪(指清代扬州八位画家)。→③
感到惊奇;惊异
大惊小怪。→④
〈口〉非常;很
这花怪香的|怪不好意思。〇⑤
埋怨;责备
这事不能怪他|责怪|怪罪。
怪-金瓶梅字典
怪(恠)
guài 《广韵》:怪异。 古坏切 蟹合二去怪见
①惊疑。 怪哉,我刚才分明梦见六姐向我诉告衷肠。(八八4下11)
②不正常的、可怖之物。盘旋似怪风侵骨冷,凛冽如杀气透肌寒。(八5下10)暗藏着山妖水怪。(七一16下5)古怪乔松盘翠盖,槎枒老树挂藤萝。(八四8上9)
③不正常的、可憎可厌之物。 这媳妇子怎的红袄配着紫裙子,怪模怪样。(二二2下6)那个骂他怪门神白脸子,撒根基的货,那个骂他是丑冤家怪物劳、朱八戒坐在冷铺里贼。(七六21下11)怪狗才,休要胡说!(六十3下7)
④嗔怪,责备。 在府中一向,奴多缺礼,没曾看你,你休怪。(八九10下6)来家又被妇人哕骂在脸上,打在脸上,怪他没用。(八1下5)耶嚛,三位娘上门怪人家,就笑话俺小家人家,茶也奉不出一杯儿来。(二四7上5)
怪-历代避讳字汇典
怪guài
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怪”属其中之一。参见“2、哀”条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