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秕)是什么意思
秕-古代汉语字典
秕bǐ
【繁体字】:粃
【释义】:
谷粒中空或不饱满。《尚书·仲虺之诰》:“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莠yǒu:狗尾草。)《吕氏春秋·辩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比喻坏的,败坏。《国语·晋语七》:“军无秕政。”《后汉书·安帝纪赞》:“安德不升,秕我王度。”(度:法度。)
秕-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秕bǐ
【中古音】:
【上古音】:
卑履切
【通假字释义】:
幫旨開四(幫脂) 不成粟也。
【正字及释义】:
紕 pī ㄆㄧ 匹夷切 滂脂開四(滂脂) 錯誤。
《後漢書·盧植傳》: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秕謬;敢率愚淺,爲之解詁。
秕-常用字详解字典
秕bī
粃
从禾比声,形声,
,9画。①子实中空或不饱满
秕子|秕粒|秕谷。②中空或不饱满的子实
秕糠。
秕-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秕bǐ*粃
【释义】:
①
子粒中空或不饱满
秕谷子|秕粒。→②
中空或不饱满的子粒
秕糠(秕子和糠,喻指没有价值的东西)。
秕-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