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霽)是什么意思
济同霁-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济同霁
济音jì。济的本义是渡水。渡过了水,渡水的过程则终结,故引申为停止。又引申为雨雪止,云雾收。《汉书·郊祀志》如淳(人名)注:“三辅谓日出清济为宴。”(汉代京城郊区把太阳出来了,天色晴朗或雨停了叫做晴天。三辅,汉代称京兆、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与京师相近的地区为三辅。宴,晴天。)《论衡·是应》:“雨济而阴曀(yì)者,谓之甘雨,非谓雨水之味甘也。”(雨适时而停、天色阴沉多风的就叫做及时雨,不是说雨水的味道甜美。曀,天色阴沉而多风。按:“曀”今本误作“一”,依孙人和说改。)“雨雪止,云雾收”义,后来更换义符写作“霁”。
霁-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霁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霁-古代汉语字典
霁jì
【繁体字】:霽
【释义】:
雨止。《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消。彩:指阳光。区:指天空。)泛指雪止,云雾散,天放晴。《晏子春秋·谏上》:“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雨:降。)《淮南子·本经》:“氛雾霜雪不霁。”比喻威怒止息。《汉书·魏相传》:“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新唐书·裴度传》:“帝色霁,乃释寰。”(寰:裴寰。)
霁-常用古汉语字典
霁jì
【繁体字】:霽
【释义】:
[动]雨止。后泛指风雪止,云雾散,天气放晴。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杜牧《阿房宫赋》: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姜夔《扬州慢》: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霁-难僻字字典
霁jì
【同音字】:济
【释义】:
①雨雪后天转晴。②怒气消散。如:霁颜。
霁-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霁jì霽
【释义】:
〈文〉①
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雨霁|雪霁。→②
怒气消除,表情变为和悦
霁怒|色霁。→③
晴朗;明朗
霁野|霁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