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裨)是什么意思
裨-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裨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裨-古代汉语字典
裨bì
【释义】:
见“裨”㈡。
裨-古代汉语字典
裨
【释义】:
㈠ pí ①次等礼服,《荀子·大略》:“大夫裨冕。”(冕:礼帽。)②副,偏,小。《史记·项羽本纪》:“籍为裨将。”(籍:项籍。)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授以裨师。”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鬻yù:卖。苦:粗劣器物。)
㈡bì ③增益,补益。《墨子·尚贤中》:“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而:你的。)
裨-常用古汉语字典
裨bì
【释义】:
[动]弥补,补益。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裨-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裨pí
【中古音】:
【上古音】:
符支切
【通假字释义】:
奉支開四(並支) 接也,益也。
【正字及释义】:
稗 bài
傍卦切 並卦合二(並支) 細小。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餘人。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索隱》:裨海,小海也。〕
《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
裨-难僻字字典
裨
【释义】:
㈠(bì必)①补助。如:大有裨益。②益处。如:无裨于事。
㈡(pí脾)副;小。如:裨将。
裨-敦煌俗字典
裨bì
S.388《正名要錄》:“裨益。”“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裨:裨益。從衣。”“右依顏監《字樣》甄錄要用者,考定折衷,刊削紕繆。”
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裨bì
【释义】:
①
增补
裨补阙漏。→②
益处
无裨于事|大有裨益。
另见pí。
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裨pí
【释义】:
〈文〉副的;辅佐的
裨将|偏裨。
另见bì。
裨-汉字异读字典
裨
㈠pí 古代 一种椭圆形的盛酒器。引申为椭圆形。《考工记·庐人》:“句兵椑。”注:“稗,隋园木。”
㈡bēi 〔专〕木名,即椑柿。实似柿而青,汁可制漆,也叫漆柿、油柿。《汉书·地理志》:“梁侯园有八稜乌椑。”
㈢pì 〔通〕通“庳”。内棺。《礼记·檀弓上》:“君即位为椑。”
裨-汉字异读字典
裨
㈠pí ①古代的次等礼服。《荀子·富国》:“大夫裨冕。”②副;偏;小。裨将:副将。裨贩:小商贩。③姓。春秋时郑有裨谌。
㈡bì 〔语〕增添;补凑。引申为补益。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
裨-金瓶梅字典
裨
bì 《广韵》:裨补也,增也,与也,附也,助也。 并弭切 止开三平支帮
增益。 将夏延龄等亟赐罢斥,则官常有赖,而裨圣德永光矣。(四八9下9)
裨-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