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避

避(避)是什么意思

  • 辟同避-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辟同避

    辟音bì。辟的本义是法,刑法。《说文》:“辟,法也。”假借为避,回避,躲避,避免。《左传·隐公元年》:“姜氏欲之,焉辟害?”(姜氏想要这样做,怎么能躲避这场祸害呢?焉,疑问副词,怎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那北面的大山,是当年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孟子·滕文公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段干木跳过墙就回避了,泄柳关上大门却不接待,这都做得太过份了。内,同纳。)“躲避”义,后来加义符”辵”写作“避”。

  • 避-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避-古代汉语字典

    避bì

    【释义】:

    躲避,避免。《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吕氏春秋·介立》:“脆弱者拜请以避死。”引申为离开。《晏子春秋·杂下》:“晏子避席对曰。”(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吕氏春秋·介立》:“避舍变服。”(古礼,国有凶丧祸乱,国君离开宫屋居住,改穿凶丧之服。)

  • 避-常用古汉语字典

    避bì

    【释义】:

    [动]①躲避,回避。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司马迁《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韩非子·五蠹》: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②避免,免除。《孟子·鱼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晁错《论贵粟疏》:复不得避暑热。

  • 避-常用字详解字典

    避bì

    从辵辟声,形声,,16画。①躲避避风|避忌|避讳|避嫌△逃避|退避△扬长避短。②防止避孕|避免△力避。

    〈辨〉避统读bì,不读pì或bèi。

  • 避-敦煌俗字典

    避bì

    P.2524《語對》:“蟲避境。”

  • 避-敦煌俗字典

    避bì

    甘博003《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五:“如羅睺羅,教避地獄,如愛眼目。”

    敦研007《大慈如來十月廿四日告疏》:“賢者見之莫亭,吾不避遠近。”

    甘博004-5《賢愚經》:“王可思計,璧其禍難。”

    P.3742《二教論》:“《蜀記》曰:‘張陵避病於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術。’”

  • 避-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避bì

    【释义】:

    躲开避开敌人的锋芒|不避艰险|避难|避雨|躲避。→②避免;防止避孕|避雷器。统读bì,不读bèi。

  • 避-金瓶梅字典

    bì 《广韵》:违也,回也。 卑义切 止开三去寘並

    回避、躲避。 迎春、秀春都已被西门庆要了,以此凡事不避他。(十六2上9)避暑摇纨扇。(五二15上9)

  • 避-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