膘(膘)是什么意思
膘-古代汉语字典
膘biāo
【释义】:
见“膘”㈡。
膘-古代汉语字典
膘
【释义】:
㈠ piǎo ①牲畜小腹两旁的肉。《诗经·小雅·车攻》“大庖不盈”毛亨传:“故自左膘而射之,达于右腢,为上杀。”
㈡biāo ②牲畜身上的肥肉。李新《与冯德夫》:“马无他损,特膘稍落,微磨破耳。”
膘-常用古汉语字典
膘biāo
【释义】:
[名]肥肉。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
膘-常用字详解字典
膘biāo
臕
从肉票声,形声,
,15画。牲畜身上的肥肉
膘情△掉膘|长膘|上膘。
〈辨〉膘字繁体作臕,从肉麃声,麃,读biāo◇注意:同声符字漂、飘读piāo,声母不同;瓢读piáo,声母声调都不同。
膘-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膘biāo*臕
【释义】:
肥肉(多指牲畜);动物身上的脂肪层
这块肉膘挺厚|上膘|掉膘|膘情。
膘-金瓶梅字典
膘
(一)biāo “臕”改换声符作“票”得形。《广韵》:臕,脂臕,肥貌。 甫娇切 效开三平宵帮
肥肉。 初时着了路上走,把膘息跌了许多,这两日才吃的好些儿了。(三八7下3)
(二)piǎo 《广韵》:胁前。 敷沼切 效开三上小滂
通“瞟”,斜视,偷看。 李瓶儿膘了他一眼,笑了笑儿:“谁信你那虚嘴掠舌的!”(六一8上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