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並)是什么意思
并-古文字通假字典
并
(耕幫binɡ)讀為屏(耕並pinɡ),叠韻,幫並旁紐
長沙馬王堆一號墓竹簡:“木五采(彩)畫并風一,長五尺,高三尺。”“并風”即“屏風”。按《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獸左右有首,名曰屏蓬。”郭璞注:“屏蓬即并封也,語有輕重耳。”
并-古文字通假字典
并
(耕幫binɡ)讀為缾(耕並pinɡ),叠韻,幫並旁紐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十六經·果童》:“果童於是衣褐而穿,負并而巒。”影本讀并為缾,盛水瓦器。
并-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并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并-古代汉语字典
并bīng
【繁体字】:并
【释义】:
见“并(
)”㈡。
并-古代汉语字典
并
【繁体字】:
【释义】:
㈠ bìng ①合并,兼并。《战国策·赵策二》:“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吕氏春秋·慎势》:“势等则不能相并。”②一起,一并。《战国策·燕策二》:“渔者得而并擒之。”③通“屏bǐng”。屏弃,抛弃。《庄子·天运》:“至富,国财并焉。”(国财:指一国之财。)④通“屏bǐng”。屏住,抑制。《吕氏春秋·论威》:“并气专精。”
㈡bīng ⑤[并州]古地名。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并快剪刀。”
并-常用古汉语字典
并bìng
【释义】:
[动]①吞并,兼并。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襄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洪亮吉《治平篇》: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②齐,同,在一起。诸葛亮《后出师表》:高帝明并日月。王勃《滕王阁序》:四美俱,二难并。③合,合并。苏洵《六国论》: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杨恽《报孙会宗书》: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副]①表示共同。一起,一同。司马迁《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贾谊《论积贮疏》: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②表示统括。都。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刘鹗《绝唱》:半桌后面放了两个铁片儿,并无一人在台上。[介]介绍对象。连,同。魏学洢《核舟记》: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连]表示进层。并且。王安石《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曾巩《赠黎安二生序》: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并-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并bìng
【中古音】:
【上古音】:
畀政切
【通假字释义】:
幫勁開四(幫耕) 相從也。
【正字及释义】:
屏 bǐng
必郢切 幫静開四(幫耕)
(一)隱藏。
《管子·國蓄》:然而民事不及者何也,利有所并也。〔王念孫云:并與屏同,屏即藏也。〕
《管子·弟子職》:既徹,并器,乃還而立。〔俞樾云:并,當爲屏。〕
《管子·輕重丁》:大夫多并其才而不出。
《鹽鐵論·錯幣》:交幣通施,民事不給,物有所并也。
(二)排除,除去。
《莊子·天運》:至貴,國爵并焉,至富,國財并焉,至願,名譽并焉。
《商君書·開塞》:故以王天下者并刑,力征諸侯者退德。
《韓非子·説疑》:賢良遂進而姦邪并退。
併 bìng
畀政切 幫勁開四(幫耕) 兼併。
《荀子·富國》: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梁啓雄云:并借爲併。《一切經音義》十二引《説文》:併,聚也。〕
《荀子·儒效》: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楊倞注:注錯,猶措置也。并,讀爲併。《禮記·檀弓》注:并,猶專也。〕
《賈誼·過秦論》:并吞八荒之心。
并-通假字小字典
并bìng
畀政切(帮劲开三) 帮耕平
兼并、合并。
通“屏”bǐng 必郢切(帮静开三) 帮耕上 屏除、撤去。
并歌舞之乐。(《管子·霸形》)——屏除歌舞等娱乐。〔尹知章注:“并,除也。”〕
既彻,并器,乃还而立。(《管子·弟子职》)——既已撤去酒食等祭品,撤去了器皿,于是就回到原位上站着。〔彻:通“撤”。唐房玄龄注:“并,谓藏去也。”〕
并1-常用字详解字典
并1bìng
並①—④竝①—④併⑤
甲
篆
□,6画。①平排着
并1肩|并1列|并1排|并1蒂莲。②副词,表示同时
并1举|并1论。③副词,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反驳意味
她并1不聪明。④连词,并且
讨论并1通过章程。⑤合并
并1力|并1吞△兼并1。
并2-常用字详解字典
并2bīng
山西太原的别称。
〈辨〉并字来源有三:一是竝,甲骨文象二人并排站立,篆书从二立会意,楷书作並。义项①②③④,原来都写作並。二是并,甲骨文在从字下部加一画或两画,象示二人并行或归并的意思;篆书讹作从从幵声,幵读jīan;楷书讹作并,简作并。并本为义项⑤的初字,后来用併字表示,从人并声。並、竝、併,三字都为并1的异体。并2字专门借作并州字。现在一概写作并。
并-敦煌俗字典
并bing
P.3742《二教論》:“漢中太守蘇固,殺漢使者。魯既得關中,遂殺張修而并衆焉。”按:敦煌寫本中“並”、“并”、“併”三字各有其義,通常分別使用。“並”爲並列、共同義;“并”爲并且、連同義;“併”爲合併義。此例“并”字義同“併”。
并-汉语字源字典
并bìng
甲
金
篆
甲骨文、金文的并字,象两人被连在一起的形状。它的本义为合并,即联合在一起的意思。并[並]字还可用作副词,相当于“皆”、“都”的意思,又指一起、一齐。
[并力]齐心合力。
[并吞]兼并侵吞,即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内。
[并日而食]一天就吃一顿饭,形容家贫食不能饱。
并-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并bīng
【释义】:
山西太原的别称。
另见bìng。
并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并1bìng*併
【释义】:
合在一起
并1力坚守|合并1|吞并1|兼并1。
并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并2bìng*並竝
【释义】:
①
平列;挨着
我们肩并2着肩,手拉着手|两人并2排坐着|并2驾齐驱|并2蒂莲。→②
表示两件以上的事同时进行或被同样对待,相当于“一起”
工农业并2举|齐头并2进|预防和治疗并2重。③
〈文〉表示范围的全部,相当于“全部”
举国并2受其害。①
用在否定副词前面,加强语气
翻译并2不比创作容易|请不要多心,我并2没有别的意思。→⑤
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有时也连接分句,表示并列关系,即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或两件事同时存在,重要性相同
讨论并2通过了工作报告|他1943年高中毕业,并2在同年考上大学。⑥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任务已经完成,并2比原计划提前三天。
另见bīng。
并-汉字异读字典
并
(併、並)㈠bìng ①兼;合。如:合并。②同;齐。如:并发症。③竞。《汉书·贾谊传》:“高皇帝与诸公并起。”④通“屏”。屏除。《管子·霸形》:“并歌舞之乐”。⑤相挨着;一齐。如:并肩战斗;并驾齐驱。⑥比上;齐等;《荀子·儒效》:“俄而并乎尧禹。”⑦犹言“连”。如: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⑧并且。如:不但能唱歌,并能唱京戏。
㈡bīng 〔专〕并州:古九州之一。
㈢bàng 〔通〕通“傍”。挨着。《史记·秦始皇本纪》:“并阴山东至辽东。”
并-金瓶梅字典
并(並 併)
(一)bìng 《广韵》:专也。 畀政切 梗开三去劲帮 《集韵》:併、并,並也。
①合并。 并吞六国。(一1下3)
②连同。 惟有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五六6下4)李瓶儿抱着官哥儿,并奶子如意儿跟着,从松墙那边走来。(五二17下5)
(二)通“饼”bǐng。 每人还得他半张靠山卓面来家与老婆孩子吃着,两三日买烧并钱。(八十2上3)额角上贴着飞金、三个香茶并面花儿。(二四4下2)
(三)当作“井”jǐng,形近讹。大元帅粘没喝,领十万人马出山西并陞(陉)道来抢东京。(一百4上4)
(四)当作“升”shēng,形近讹。在家做水陸,超度武大并天。(八10下5)
并-历代避讳字汇典
并bìng
汉成帝永始三年,陈留郡起义者尉氏人樊氏名并。
〔改称〕〈人名〉《汉书·谷永传》曰:“(永)本名并,以尉氏樊并反,更名永云。”
彦按:谷永之改名,当是“恶意避讳”见于史书中之最早例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