纑(纑)是什么意思
纑-古代汉语字典
纑lú
【释义】:
①麻缕。《说文》:“纑。布缕也。”陆龟蒙《蚕赋》:“艺麻绩纑。”(艺:种植。)②漂洗麻。《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织屦,妻辟纑。”(辟pī:析麻。)③纻麻类的植物。《史记·货殖列传》:“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④通“壚”。黑色而坚硬的土壤。《管子·地员》:“五纑之状强力刚坚。”
纑-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纑lú
【中古音】:
【上古音】:
落胡切
【通假字释义】:
來模合一(來魚) 布縷。
【正字及释义】:
壚 lú3 落胡切 來模合一(來魚) 黑剛土。
《管子·地員》:五纑之狀,彊力剛堅。〔汪繼培云:纑即壚之借字。孫詒讓等説同。〕
櫨 lú
落胡切 來模合一(來魚) 大柱柱頭承托棟梁的方木。即薄櫨,斗栱。
《墨子·經説上》:纑間虚也者,兩木之間謂其無木者也。〔王引之云:纑,當作櫨。〕
纑-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