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擄)是什么意思
卤通鲁、橹、掳-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卤通鲁、橹、掳
鲁音lǔ。卤、鲁、橹、掳四字上古同属来纽鱼部,同音通假。卤的本义是不生长谷物的盐碱地。《说文》:“卤,西方碱地也。”通鲁,愚钝,鲁莽。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小臣信顽卤,僶倪(mǐnmiǎn)安能追!”(我确实愚昧鲁钝,即使勤勉努力又怎能赶上!僶俛,勤勉努力的样子。)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再三考虑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鲁莽从事。视遇,看待。)
卤又通橹,大盾牌。《战国策·中山策》:“流血飘卤。”(流的血漂起了大盾牌。)《史记·项羽本记》后附贾谊《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卤。”(秦国有足够力量来制服那些疲惫不堪的诸侯,追逐战败的军队,陈尸百万,流的鲜血能够漂起了大盾牌。弊,通敝,疲惫。追、逐,互文,追击。)
卤又通掳,掠夺。《史记·吴王濞列传》:“烧宗庙,卤御物。”(烧毁了皇家的宗庙,掠夺走了王室的财物。)《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掠夺了马牛羊十余万头,四千多辆兵车。两,同辆。)
掳-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掳lǔ擄
【释义】:
①
〈文〉俘获
掳获。现在通常写作“虏”。→②
抢夺
掳夺|掳掠。
统读lǔ,不读lu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