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羅)是什么意思
罗通罹-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罗通罹
罗音lí。罗和罹上古同属来纽歌部,同音通假。罗的本义是捕鸟的网。《说文》:“罗,以丝罟鸟也。”通罹,遭到,触。《汉书·于定国传》:“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于定国的父亲于公做县里的狱史,郡里的治狱官,判断案件很公平,凡触犯法制的,于公判罪都没有怨恨的表示。决曹,治狱官。)《论衡·辨祟》:“抵触县官,罗丽刑法。”(跟朝廷抵触,触犯了刑法。县官,朝廷,皇帝。罗丽,同义复词,遭到,触犯。)
罗-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罗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罗-古代汉语字典
罗luó
【繁体字】:羅
【释义】:
①捕鸟的网。《诗经·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爰爰:缓慢的样子。离:碰到。)《淮南子·兵略》:“飞鸟不动,不絓网罗。”今成语有“天罗地网”。又为动词,用网捕鸟。《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毕:一种捕鸟的长柄网。)今成语有“门可罗雀”。引申为招致,收罗。《汉书·王莽传上》:“网罗天下异能之士。”②分布,排列。屈原《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麋芜:香草名。)《汉书·天文志》:“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列。”今成语有“星罗棋布”。③一种丝织品。《淮南子·主术》:“被罗纨而从军旅。”(被pī: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右手执绫罗。”④过滤流质或筛粉末用的器具。《齐民要术·柰林檎》:“以罗漉去皮子。”又为用罗筛。《齐民要术·白醪曲》:“复取水六斗,细罗曲末一斗。”⑤通“罹lí”。遭遇。《汉书·于定国传》:“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说明】“羅”为会意字,像以网捕鸟意。参附录三。
【辨析】罗、毕、罟、网、罾。见“毕”字条。
罗-常用字详解字典
罗luó
羅
甲
篆
□,8画。 ①捕鸟的网
罗网△网罗△天罗地网。②张网捕捉△门可罗雀。③招致;搜集
罗致|罗织△网罗|搜罗△包罗万象。①排列,陈列;分布
罗列△星罗棋布。⑤一种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张上网状物,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
绢罗|铜丝罗△过罗。⑥用罗筛
罗面。⑦一种质地轻软稀疏的丝织品
罗衣|罗扇△轻罗△绫罗绸缎。
〈辨〉罗字甲骨文象张网捕鸟之状,本义为义项①。篆书从网从維;維,义为维系。楷书作羅,简化作罗。网字用为偏旁,一般表示与网罗有关的意义;在上,楷书往往讹变作罒,俗称四字头儿。
罗(羅)-汉语字源字典
罗(羅)luó
甲
篆
甲骨文罗字,上面是一张网,下面是一只鸟的形象,表示鸟在网中的意思。罗的本义为以网捕鸟,如“门可罗雀”等;引申为搜罗、收集等义,如“网罗人才”等。此外,罗字还可用作名词,指罗网,如“天罗地网”等。
罗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罗1luó羅
【释义】:
①
捕鸟的网
罗1网|天罗1地网。→②
张网捕捉
门可罗1雀。③
搜集;招致;包括
网罗1|搜罗1|罗1致|包罗1万象。→④
质地轻软稀疏,表面显现纹眼的丝织品
绫罗1绸缎|杭罗1。→⑤
一种用来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的密孔筛子
面磨(mò)好后要过一遍罗1|绢罗1|铜丝罗1。⑥
用罗筛
罗1面|罗1去渣滓|至少要罗1两遍。〇⑦
排列;分布
罗1列|星罗1棋布。〇⑧
姓。
罗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罗2luó羅
【释义】:
〈外〉12打(每打12件)为1罗。
“罗”字不是“啰”的简化字。
罗-汉字异读字典
罗
㈠luó ①捕鸟的网。如:罗网。②张网捕鸟。如:门可罗雀。③搜寻。如:网罗。④分布;排列。如:星罗棋布。⑤古丝织物名。《释名·释采帛》:“罗,文罗疏也。”⑥丝织物类名。如:杭罗。⑦一种细密的筛子。如:铜丝罗。⑧通“罹”。遭遇。《汉书·于定国传》:“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⑨古国名。在今湖北宜城西。春秋时为楚所灭。⑩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⑾姓。
㈡luō 〔复〕罗苏,亦作“噜苏。”多言;说话不干脆。
罗汉-历代避讳字汇典
罗汉luó hàn
北齐王昕(字元景)、王晞兄弟,父名云,字罗汉。
《颜氏家训·风操篇》云:“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