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是什么意思
毛-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毛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毛-古代汉语字典
毛máo
【释义】:
①兽毛。《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指人的毛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二毛:指花白头发的老人。)②地表生长的草木。《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赐之不毛之地。”《列子·汤问》:“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③无。《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
【说明】“毛”为象形字。像兽毛或眉发之形。参附录三。
毛-常用古汉语字典
毛máo
【释义】:
[名]①指地面所生的草木、庄稼。《列子·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诸葛亮《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②人与动植物表皮所生的丝状物。袁宏道《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韩非子·五蠹》:胫不生毛。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毛-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毛máo
【中古音】:
【上古音】:
莫袍切
【通假字释义】:
明豪開一(明霄) 眉髮之屬及獸毛也。
【正字及释义】:
芼 máo
莫袍切 明豪開一(明宵)
(一)可供食用的水草。
《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藴藻之菜。
(二)泛指草木五穀。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之不毛之地。
諸葛亮《出師表》: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毛-常用字详解字典
毛máo
金
篆
象形,■,4画。①鸟类的羽毛;动植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毛孔|毛发|毛羽|毛皮△眉毛|羊毛|根毛。②毛织的;毛制的
毛货|毛料|毛笔。③东西上长的霉
馒头忘了吃,都长毛了。④指苗,庄稼
不毛之地。⑤未加工过的;粗糙
毛坯|毛铁|毛糙|毛手毛脚。⑥粗略;不纯净的
毛重|毛利。⑦小;细碎的
毛渠|毛孩子|毛举细故。⑧指货币贬值
钱毛了。⑨惊慌
心里发毛。⑩急躁;发火;发怒
毛躁△发毛|脾气毛。⑾指1元钱的十分之一,角
毛票。
〈辨〉毛字金文略象鸟的羽毛之形,泛指眉发及兽毛等。篆书讹变,楷书作毛。毛字用为偏旁,表示与毛有关的意义,有时也用作声符。
毛-汉语字源字典
毛máo
金
篆
金文的毛字,象人或动物的毛发之形。它的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泛指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丛状物,引申为粗糙的,未加工的。从“毛”之字大都与毛发有关,如毡、毫、毯等。
[毛皮]带毛的兽皮,可制衣、帽、褥子等。
[毛糙]粗糙,不细致。
[毛茸茸]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毛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毛1máo
【释义】:
①
动植物皮上所生的软硬不同的细丝状的东西;鸟类的羽毛
猪毛1|桃毛1|鸡毛1。→②
特指人的须发等
嘴上无毛1,办事不牢|眉毛1|鬓毛1|寒毛1。→③
细小;细微
毛1细管|毛1渠|毛1毛1雨。
④
〈口〉1圆钱的1/10;角(宋代以来泛称小钱为毛钱,后特指一角)
一毛1钱|两毛1五|毛1票。
⑤
指货币贬值
这几年钱不毛1了。→⑥
物体上长的丝状霉菌
经过一夏天,衣服都长毛1了|馒头长毛1了,不能吃。〇⑦
姓。
毛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毛2máo
【释义】:
①
粗略
毛2估|毛2算。→②
不纯净的
毛2利|毛2重。→③
粗糙的;没有加工的
毛2布|毛2坯|毛2样。④
粗率;不细心
毛2手毛2脚|毛2头毛2脑|毛2糙。〇⑤
惊慌;害怕
心里直发毛2|让他吓毛2了。
毛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毛3máo
【释义】:
[毛南族]máonán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
毛-金瓶梅字典
毛
máo 《广韵》:说文曰,眉发及兽毛。 苗袍切 效开一平豪明
①同今“毛”。 恁有钱的姐姐,不撰他些儿是傻子,只相牛身拔一根毛了。(五八16下7)
②借作“蝥”。《广韵》:“蝥,蟹蝥,虫名。”莫交切(效开二平肴明)。
[斑毛]bān máo,虫名。毛赭石与硇砂,水银与芒硝研化。(八五2下9)
毛-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