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氣)是什么意思
气-古文字通假字典
气
(物溪qi)讀為訖(物見qi),叠韻,見溪旁紐
殷墟甲骨文气字作
,于省吾釋气。《甲骨文字釋林·釋气》云气即俗乞字,其用法有三,一為乞求之乞,二為迄至之迄,三為終止之訖。《前》七·三一·三:“之日气有來
。”言是日終有來
也。《明》二三二四:“丙戌,
隹我气丨不若。”若訓順,乃問我歸終有無順利。又周初銅器天亡坭(一名大豐坭):“不(丕)克气衣(殷)王祀。”于氏謂即終止殷王之天命,气讀訖訓終。《尚書·多士》:“殷命終于帝。”與坭可以互相驗證。郭沫若、孫作雲亦讀气為訖,孫氏説武王要滅殷之國,乃祝禱天終殷王之祀,故坭作於滅殷之先。
气-古文字通假字典
气
(物溪qi)讀為迄(物曉qi),叠韻,溪曉旁紐
殷墟甲骨文
字于省吾釋气,《甲骨文字釋林·釋气》云气字用法有三,一為乞(俗气字)求之乞,一為迄至之迄,一為終止之訖。其用為迄至之義者,如《菁》一:“王
曰,丨(有)
,其丨來
。气至五日丁酉,允丨來
。”《菁》二:“王
曰,丨
,其丨來
。气至九日辛卯,允有來
自北。”《通》别二·二:“甲辰卜,亘貞,今三月,光乎來。王
曰,其乎來,气至隹乙。旬丨二日乙卯,允丨來自光。”《粹》一二五〇:“丙寅气壬申,
戊子,气丁酉,气辛
。”“丙寅迄壬申”,即由丙寅至壬申,“迄丁酉”,即至丁酉。
气-古文字通假字典
气
(物溪qi)讀為汔(汽,物曉qi),叠韻,溪曉旁紐
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未濟》:“小狐气涉,濡其尾,无攸利。”通行本《易》气作汔。《説文》:“汽,涸也。”作汽。
气-古文字通假字典
气
(物溪qi)讀為餼(物曉xi),叠韻,溪曉旁紐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詰咎》:“凡鬼恒執匴以入人室,曰‘气我食’云,是是餓鬼,以屨投之,則止矣。”按《玉篇》:“气,求也。《説文》以為雲氣也。”
气-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气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气-古代汉语字典
气qì
【繁体字】:氣
【释义】:
①气,气体。《列子·天瑞》:“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又特指气息,即呼吸时出入之气。《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摄:提起。齐zī:上衣缝了边的下摆。)引申为力气。《史记·周本纪》:“少焉气衰力倦。”②自然界阴阳风雨等现象。《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又古人以十五日为一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③气味。《大戴礼记·四代》:“食为味,味为气。”曹植《洛神赋》:“气若幽兰。”④人的精神状态,指勇气、怒气等。《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战国策·赵策四》:“太后盛气而揖之。”⑤古代哲学中指构成万物的本源。《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吕氏春秋·尽数》:“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又古代医学指人体生存要素之一。《吕氏春秋·尽数》:“精不流则气郁。”
【说明】 1.“气”为象形字。像云气形。参附录三。2.“气”是云气的古字,“氣”是“餼”的最初写法(《说文》:“氣,馈客刍米也。”)。“氣”的意义为或体“餼”取代,“氣”则用来表示云气等意义,而“气”在古籍中反而不用了。现在“氣”简化作“气”。
气-常用古汉语字典
气qì
【繁体字】:氣
【释义】:
[名]①呼吸,气息。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蒲松龄《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②习气,作风。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一团孩子气。③气势,指人的精神状态。《左传·曹刿论战》:一鼓作气。诸葛亮《出师表》:恢弘志士之气。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④云气。司马迁《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⑤气候,指自然界的冷热阴晴。《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沈括《采草药》: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沈括《采草药》:此地气之不同也。⑥意气,感情。关汉卿《窦娥冤》:怨气冲天。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那里有好气答他。⑦气味。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酒气直冲。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便踏上湖石去嗅那香气。⑧景色,景象。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⑨古代哲学概念,指构成万物的本原。《论衡·自然篇》: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动]生气,愤怒。《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一发气得手足麻软。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险气破我胸脯。
气-常用字详解字典
气qì
氣
甲
金
篆
象形,■,4画。①气体
气焊|气化△毒气|沼气。②特指空气
气压|气泡△透气。③气息,呼吸时一进一出的气
气喘|气短△咽气|喘气△有气无力。④气象,自然界的冷热阴晴等现象
气候△天气△秋高气爽。⑤气味,闻到的味儿△香气|臭气|腥气|汗酸气。⑥人的精神状态
气韵|气质△勇气|朝气。⑦人的作风习气△官气|娇气|骄气。⑧气氛;气势
气概|气派△杀气腾腾|生气勃勃。⑨生气;使生气
气恼|气人。⑩欺压
受气△忍气吞声。⑾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发挥机能的原动力或指某种疾病
气血|气虚△元气|湿气|痰气。⑿迷信的人指命运
气数。
〈辨〉气字甲骨文象天空云气的样子,金文、篆书相继讹变,楷书作气,此为气本字,本为云气,引申指气体。氣字从米气声,本义为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因为氣字借用为气,后来又为本义造餼,加食为形符。气、氣本不同字,因为古籍中气一般写作氣,所以,今天恢复气的古写,倒成了氣的简化字。气字用为偏旁,一般表示跟云气、气体有关的意思,偶尔也做声符。
气(氣)-汉语字源字典
气(氣)qì
甲
金
篆
甲骨文的气字,为三条长短不一的横线,表示云气横漂的意思;金文、小篆的气字,横线曲环萦绕,更象云气飘流之状。气的本义指云气,引申为泛指一切气体,如空气、人或其他动物呼吸出入之气(气息);同时,气还用来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气候、气象);此外,气还是一个抽象概念,用来指人的精神状态或作风习气(气质、气度)等。
[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或形势。
[气韵]指书画、文章等的风格和意境。
气-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气qì氣
【释义】:
①
气体的统称
氧气|煤气|毒气|废气|水蒸气。→②
特指空气
气压|大气层|气流|给自行车打气。→③
指阴晴冷暖等自然现象
天气|气象|气候|秋高气爽。→④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憋得出不来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急败坏|有气无力|喘气|咽气。⑤
生气;发怒
气得说不出话来|气哭了|气愤|气恼。⑥
使生气、发怒
故意气我|真气人|别拿话气他了。⑦
恼怒的情绪
怒气冲冲|气很大|动气|怄气|惹气|消消气。→⑧
气味
香气|臭气|腥气|臊(sāo)气。→⑨
中国哲学概念。主观唯心主义者用来指人的主观精神,朴素唯物主义者用来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实体。⑩
精神状态;气势
一鼓作气|气冲霄汉|气壮山河|朝气|勇气|志气|气概|气节。⑾
指人的风貌、习气
官气|书生气|孩子气|土气|洋气|傲气|娇气。→⑿
中医术语。a)指人体内流动着的、能使各种器官正常发挥机能的精微物质
元气|血气。b)指某种病象
湿气|肝气|痰气。
气-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