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洒

洒(灑)是什么意思

  • 洒-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洒-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洒1-古代汉语字典

    洒1cuǐ

    【释义】:

    见“洒1”㈣。

  • 洒1-古代汉语字典

    洒1

    【释义】:

    ㈠ sǎ ①使水分散地落在地上。《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1弗扫。”白居易《买花》:“水洒1复泥封。”引申为使分散地落下,散落。《礼记·内则》:“屑桂与姜,以洒1诸上而盐之。”(诸:相当于“之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1江郊。”又引申为分散,分。《逸周书·大匡》:“赋洒1其币,乡正保贷。”《明史·葛守礼传》:“吏书夤缘为奸,增减洒1派,弊端百出。”(夤yín缘:拉拢关系,向上巴结。)②潇洒自然,不拘束。《新唐书·袁朗传》:“后主闻其才,诏为《月赋》一篇,洒1然无留思。”《聊斋志异·真生》:“见一客,风度洒1如。”

    ㈡xǐ ③洗涤。后来写作“洗”。《庄子·山木》:“吾愿君刳形去皮,洒1心去欲。”(刳kū:剖开。)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之一:“可怜谁家妇,缘流洒1素足。”(怜:爱。)引申为洗雪。《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1之。”(比:替。)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求所以洒1其耻者。”

    ㈢xiǎn ④[洒然]1.寒栗的样子。《素问·风论》:“腠理开则洒1洒1寒,闭则热而闷。”2.肃敬的样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是日观范睢之见者,群臣莫不洒1洒1变色易容者。”3.整齐的样子。《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一静室窗棂西向,户榻洒1洒1。”

    ㈣cuǐ ⑤高峻的样子。《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洒1,河水浼浼。”(浼浼měiměi:水盛的样子。)

    【辨析】洒、沐、浴、沬、洗、盥。见“盥”字条。

  • 洒2-古代汉语字典

    洒2

    【繁体字】:灑

    【释义】:

    ㈠ sǎ ①同“洒1㈠”。

    ㈡xǐ ②同“洒1㈡”。③通“蓰”。五倍。《史记·周本纪》:“劓辟疑赦,其罚倍洒2。”(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酷刑。辟bì:罪。)

    ㈢xiǎn ④[洒2然]惊惧寒栗的样子。《说苑·谈丛》:“人见蛇蠋,莫不身洒2洒2。”(蠋zhú:蛾类幼虫。)《聊斋志异·公孙夏》:“某闻之,洒2洒2毛悚。”

  • 洒1-古代汉语字典

    洒1xǐ

    【释义】:

    见“洒1”㈡。

  • 洒2-古代汉语字典

    洒2xǐ

    【繁体字】:灑

    【释义】:

    见“洒2(灑)”㈡。

  • 洒1-古代汉语字典

    洒1xiǎn

    【释义】:

    见“洒1”㈢。

  • 洒2-古代汉语字典

    洒2xiǎn

    【繁体字】:灑

    【释义】:

    见“洒2(灑)”㈢。

  • 洒-常用古汉语字典

    洒sǎ

    【繁体字】:灑

    【释义】:

    [动]①洒落,喷散。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关汉卿《窦娥冤》: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②淋水。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 洒-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洒sǎ

    【中古音】:

    【上古音】:

    所賣切

    【通假字释义】:

    山卦開二(心脂) 滌也。古文爲灑掃字。

    【正字及释义】:

    釃 shī 所宜切 山支開二(心支) 斟酒。

    《風俗通義·孝文帝》:日擊牛灑酒,勞賜士大夫。〔吴樹平云:灑與釃字通。〕

    洗 xǐ 先禮切 心薺開四(心脂) 洗雪。多指恥辱或寃屈。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説文》:洒,滌也。《集韻》:洒,與洗同。〕

    《孟子·梁惠王上》: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則可?

    《漢書·平帝紀》:往者有司多舉奏赦前事,累增罪過,誅陷亡辜,殆非重信慎刑,洒心自新之意也。〔顔師古云:洒,滌也。音先禮反。〕

    汛 xùn 息晉切 心震開四(心真) 灑水。

    《漢書·東方朔傳》:一日卒有不勝洒埽之職。〔顔師古云:洒音信。段玉裁謂即汛之假借,于古音尤合。洒從西聲,西古音説。〕

  • 洒-常用字详解字典

    洒sǎ

    从水西声,形声,,9画。①使水或其他液体散落下来洒水|洒扫|洒泪△喷洒|挥洒。②东西撒落洒落△飘洒。③自然;不拘束洒落|洒脱△挥洒|飘洒|洋洋洒洒。

    〈辨〉洒字从水西声;本义为洗涤,读xǐ,此义后写作洗,系借用。洗本读xiǎn,本义为洗脚。洒字借用为灑的简化字。灑,从水麗声,本读sǎ,为洒扫的本字,麗读lì◇注意:洒与酒形近,酒从酉声,不从西。

  • 洒-敦煌俗字典

    洒xǐ

    S.388《正名要錄》:“洗:濯足。洒:滌。”“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

  • 洒-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洒sǎ灑

    【释义】:

    把水散布在地上扫地要先洒水|洒扫。→②散落饭粒洒了一地|别把粥碰洒了。〇③姓。

  • 洒-汉字异读字典

    ㈠sǎ ①淋水在地上。如:洒扫。②喷散;散落。引申为潇洒貌。如:粮食洒了;洒脱。③宋元时的关西方言“洒家”的略语,犹“咱”。

    ㈡xiǎn ①〔语〕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②〔复〕洒淅:寒栗貌。《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

    ㈢cuǐ 〔语〕高峻貌。《诗·邶风·新台》:“新台有洒。”

    ㈣xǐ 〔通〕通“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 洒-金瓶梅字典

    洒(灑 撒)

    sǎ “灑”异体,见《集韵》。

    倾洒。 这回子连干女儿也有了,到明日洒上些水,看出汁儿来。(三二9下3)兄弟洒泪而别。(二3下2)

    (又讹成:酒、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