墠(墠)是什么意思
墠-古代汉语字典
墠shàn
【释义】:
①平整过的郊野土地。《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茹藘:草名。)②祭祀的场地。《礼记·祭法》:“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后汉书·党锢传序》:“刻石立墠。”③同“禅”。祭祀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甲午,墠于梁父。”
墠-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墠shàn
【中古音】:
【上古音】:
常演切
【通假字释义】:
禪獮開三(定元) 除地也。
【正字及释义】:
壇 tán
徒干切 定寒開一(定元) 祭壇。在平地上築的高臺。
《史記·文帝本紀》:其廣增諸祀墠場珪幣。〔吴玉
云:二字音通,故古亦通用。見《别雅》卷一。〕
墠-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