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涉

涉(涉)是什么意思

  • 涉通喋-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涉通喋

    涉音dié。涉,上古属禅纽叶部;喋,上古属定纽叶部。二字为迭韵通假。涉的本义是步行渡水。《说文》:“涉,徒行厉水也。”通喋,杀人流血。《战国策·赵策四》:“马服君曰:‘君过矣!君之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也,茹肝涉血之仇邪?’”(马服君赵奢说:“您错了!您之所以向安平君求救的原因,不就是因为齐国跟燕国有吃人肝杀人流血的深仇大恨吗?”马服君:马服,山名,在邯郸西北,以此山做为赵国大将赵奢的封号。安平君:战国时齐将田单破燕复齐,受封于安平,称之安平君。茹,吃。)丘迟《与陈伯之书》:“朱鲔(wěi)涉血于友于,张绣剚(zì)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从前朱鲔杀了光武帝的哥哥,但汉主光武帝并不疑忌他;张绣虽然杀了曹操的爱子,可是他归降后,曹操待他如过去一样。友于,兄弟。剚刃,用刀插入。)

  • 涉-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涉-古代汉语字典

    涉dié

    【释义】:

    见“涉”㈡。

  • 涉-古代汉语字典

    【释义】:

    ㈠shè△①蹚水过河。《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褰qiān:撩起。)陆游《秋郊有怀》:“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泛指渡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招招:摇手相招的样子。卬áng:我。)也指渡口。《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匏páo:葫芦。)②行走,跋涉。《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祛qū:衣袖。)引申为经历,经过。《管子·兵法》:“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厉:训练。利:使锋利。)司马迁《报任安书》:“涉旬月,迫季冬。”(旬月:满月。迫:靠近。)[涉世]经历世事。《论衡·须送》:“文人涉涉,以此自勉。”③进入。《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虞:料想。)曾巩《诸庙祈晴文》:“曰涉岁以来,自春徂夏,久阴不解,积雨日多。”(徂cú:往。)又为至。潘岳《闲居赋》:“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知命之年:指五十岁。)④关连,牵涉。《宋书·刘穆之传》:“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曾巩《洪州谢到任表》:“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⑤泛泛阅读。《后汉书·仲长统传》:“少好学,博涉书记。”王安石《祭韩钦圣学士文》:“纷百家兮并涉。”引申为广博。《北史·杜铨传》:“铨学涉,有长者风。”

    ㈡dié△⑥[涉血]喋血。流血遍地。《战国策·赵策四》:“君之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也,茹肝涉涉之仇耶?”

    【说明】“涉”为会意字。“水”两侧各一“止(趾)”,表示蹚水过河之意。参附录三。

  • 涉-常用古汉语字典

    涉shè

    【释义】:

    [动]①进入,漫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②徒步趟水过河。《吕氏春秋·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左传·昭公十二年》:跋涉山林以事天子。③渡,渡过。《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

  • 涉-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涉shè

    【中古音】:

    【上古音】:

    時攝切

    【通假字释义】:

    禪葉開三(定葉) 徒行厲水也。

    【正字及释义】:

    喋 dié 徒協切 定怗開四(定葉) 便語。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李善注:涉,與喋同。〕

  • 涉-常用字详解字典

    涉shè

    从水从步,会意,,10画。①徒步过水;泛指从水上经过涉水跋山△远涉重洋。②经历涉险|涉世。③牵涉涉及|涉嫌|涉外△关涉。

    〈辨〉涉字甲金文从水从步,象示光着脚趟水过河的意思,篆书形体稍讹。

  • 涉-敦煌俗字典

    涉shè

    敦研117《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陟涉山剛(崗),蔓踰深浴(谷)。”

    S.6825V想爾注《老子道經》卷上:“豫(喻)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

    S.799《隸古定尚書》:“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

  • 涉-汉语字源字典

    涉shè

    甲 金 

    甲骨文、金文的涉字,中间是弯弯的一道水流,两边是两只足形,一左一右、一前一后,表示正在蹚水过河。小篆涉字左右都是水、中间一个步字(上下两只足形),也表示徒步渡水之意。涉的本义为步行渡水,引申为游历、到、面临、进入等义,再引申为关连之义,如干涉、牵涉等。

    [涉世]经历世事。

    [涉猎]广泛涉及,指读书多而不专精。

  • 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涉shè

    【释义】:

    不用船过水;泛指从水上经过远涉重洋|跋山涉水|长途跋涉。→②经历涉险|涉世不深。〇③关联;牵连涉及|涉外|涉嫌。

  • 涉-汉字异读字典

    ㈠shè ①徒步渡水。后泛称渡水。如:登山涉水。②到;经历。《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动涉岁月。”③关连;牵连。如:涉及。④动;着。如:涉笔。⑤阅览。《后汉书·仲长统传》:“博涉书记。”⑥姓。晋代有涉佗。

    ㈡dié 〔通〕通“喋”。杀人流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朱鲔涉血于友于。”李善注:“涉与喋同”。

  • 涉-金瓶梅字典

    (一)shè 《广韵》:历也。徒行渡水也。 时摄切 咸开三入葉禅

    游历。 散淡高人,日涉之以成趣;往来游女,每乐此而忘疲。(五四6上5)

    (二)当作“陟”zhì,形近讹。 甜言说诱,男如封涉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须乱性。(二9下5)

  • 涉-历代避讳字汇典

    涉shè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张楚王陈氏,名胜字涉。

    〔省阙〕〈字书〉《汇考》卷五云:“《史(记)·儒林传》载,孔甲为涉博士。甲名鲋,孔子八世孙也。著《小尔雅》,避王讳,无胜’字、‘涉’字。”

  • 涉-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