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申)是什么意思
申同伸-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申同伸
申音shēn。《说文》:“申,神也。”段注:“神不可通。……考诸古说,无有合者。”申的本义是电,是个象形字,象电光闪烁之形,但经传无证。申的常用义是申明,申述。申,又有伸直,舒展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魏安釐王想要攻打赵都邯郸,魏人季梁听说这件事,半路就折回来了,衣服上皱褶很多,不能够伸展,头上的尘土都来不及除去,就前去谒见魏王。焦,此指衣服皱缩。)《楚辞·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wǎn)而莫达。”(我常想舒展心中的情感,心情沉闷压抑难以表达。沈,同沉。菀,结,积结。)《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我常常担心粮食间断了供应,使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展,因此分出士兵屯田,做长期驻扎的根本。基,基础,根本。)“伸直,舒展”义,后来加义符“人”写作“伸”。段注《说文》:“古无伸字,……古惟申字,后加立人以别之。”
申-古文字通假字典
申
(真審shen)疑讀為實(質神shi),質真陽入對轉,審神旁紐
九店M五六楚簡二七:“利以申兮(户)秀(牖),
(鑿)
(井)。”秦簡《日書》甲楚《除》交日占與此句相當的文字作“利以實事”。李家浩疑楚簡申應讀為實。《廣雅·釋詁三》:“實,塞也。”《詩·豳風·七月》:“塞向墐户。”毛傳:“向,北出牖也。”
申-古文字通假字典
申
(真審shen)讀為陳(真定chen),叠韻,定審準旁紐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五三正:“武王素
(甲)以申於
(殷)蒿(郊)。”
申-古文字通假字典
申
(真審shen)讀為神(真神shen),叠韻,審神旁紐
此鼎:“用享孝于文申,用
匄壽。”“文申”即“文神”。又大克鼎:“天子明
(慎)
孝于申。”又杜伯盨:“其用享孝皇申且(祖)考。”作册益卣:“用乍(作)大
(御)于氒(厥)且(祖)氒(厥)父母多申。”
史
(卪)壺:”用追
录(禄)于兹先申皇且(祖)享弔(叔)。”按寧坭:“用乍乙考
坭,其用各百神。”慙鐘:“隹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又(有)成。”上帝為神,先祖為神,是申即神。又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德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申不傷人也,聖人亦弗傷也。”申乙本及通行本皆作神,甲本上文亦作神。又《璽彙》四七〇一“敬申”,第二字原未釋,吴振武釋申讀神。又
公盨:“天嗿(釐)用考,申
(復)用
(祓)录(禄)永孚于
(寧)。”
申-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申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申-古代汉语字典
申shēn
【释义】:
①伸直,舒展。后来写作“伸”。《晏子春秋·杂上》:“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诎:弯曲。不知己:指不了解自己的人。)《战国策·魏策四》:“衣焦不申,头尘不去。”(焦:指皱褶。)引申为延长。《宋书·孝武帝纪》:“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登。”(逋bū:拖欠。登:庄稼成熟。)②说明,陈述。屈原《九章·抽思》:“愿自申而不得。”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③明,明白的。《后汉书·邓骘传》:“罪无申证。”④重复,再三。《诗经·小雅·采菽》:“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只:语气词。)《史记·周本纪》:“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⑤束缚,约束。《淮南子·道应》:“墨者有田鸠者,欲见秦惠王,约车申辕,留于秦。”(约车:套车。)⑥地支的第九位。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文公十四年》:“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公孙敖:人名。)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又用以记时,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韩愈《上张仆射书》:“申而入,终酉而退。”(酉:十七时至十九时。)又为十二生肖之一。《论衡·物势》:“申,猴也。”
申-常用古汉语字典
申shēn
【释义】:
[名]地支的第九位。或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时,或单用用以纪时。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动]反复陈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申shēn
【中古音】:
ㄕㄣ
【上古音】:
失人切
【通假字释义】:
審真開三(書真) 神也。
【正字及释义】:
伸shēn ㄕㄣ 失人切 審真開三(書真) 舒展。
《武王弓銘》:屈申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
《禮記·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説苑·正諫》:咎犯申其左臂而詘五指。
《文選》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
《文選》曹植《洛神賦》:申禮防以自持。〔李善注:申,展也。〕
呻 shēn ㄕㄣ 失人切 審真開三(書真) 呻吟。
《莊子·刻意》:吹呴(xǔ吐出)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司馬彪云:若鳥之嚬呻也。〕
申-常用字详解字典
申shēn
甲
籀
篆
□,5画。①说明;陈述
申述|申说|申明|申谢△重申|三令五申。②地支的第九位。③申时,指下午三点到五点。④上海的别称。
〈辨〉申字甲金文象闪电之形,本义为电;引申为神。因为电光激耀,光亮鲜明,引申有说明义。《说文》所载籀文象用两手使物伸展之形,当为伸展的伸的初文,后写作“伸”;篆书字形讹变,从臼从|;臼读jú,象两手。楷书作申。
申-敦煌俗字典
申shēn
敦研155《大般涅槃經》:“頻申憙睡。”
敦研032(3-1)《四分律》:“如人屈申臂頃,至彼池邊。”
申-汉语字源字典
申shēn
甲
金
篆
申为“电”的本字。甲骨文、金文的申字,象天空闪电所发出的曲折光线。由于闪电多在雨天出现,故后来的电字即在“申”上增加“雨”。而申字则借用为干支名,为地支的第九位。此外,申字还有说明、引述之义。
[申时]旧式计时法指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申报]用书面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
[申请]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
申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申1shēn
【释义】:
①
伸展。→②
陈述;说明
重申1我们的立场|三令五申1| 申1明理由|申1请|申1辩|申1述。→③
(使冤屈得到)表白;(使事理得到)申述
申1冤|申1雪。
“申雪”的“申”,《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使用,不要写作“伸”。
申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申2shēn
【释义】:
①
上海的别称。〇②
姓。
申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申3shēn
【释义】:
地支的第九位。
申-金瓶梅字典
申
shēn 《广韵》:身也,伸也,重也,容也。失人切 臻开三平真书
①说明。 还要动本参送申行省院。(三四5下2)这里提刑连日做了文书,歇过赃货,申详东平府。(四七10上9)
②表达,表示。 外具白金五两,绫帕一方,少申远芹之敬。(九八3下6)
申-历代避讳字汇典
申shēn
宋徽宗朝常州知州徐氏名申。
〔触犯〕《鸡肋编》卷中云:“有典乐徐申,知常州,押纲使臣被盗,具状申乞收捕,不为施行。此人不知,至于再三,竟寝不报,始悟以犯名之故。遂往见之,云:‘某累申被贼,而不依申行遣,当申提刑,申转运,申亷访,申帅司,申省部,申御史台,申朝廷,身死即休也!’(1)坐客笑不能忍。”
《齐东野语》卷四亦云:“宣和中,徐申干臣,自讳其名。知常州,一邑宰白事,言‘已三状申府,未施行’。徐怒形于色,责之曰:‘君为县宰,岂不知长吏名,乃作意相侮。’宰亦好犯上者,即大声曰:‘今此事申府不报,便当申监司,否则申户部,申台,申省,申来申去,直待身死即休。’语罢,长揖而退。徐虽怒,然无以罪之。”
申-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