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
蛙 [ wā ] 1.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 如 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讙 [ huān ] 1. 喧嘩。《説文•言部》:“讙,譁也。”《玉篇•言部》:“讙,讙嚻之聲。” 2. 責備。《方言》卷七。 如 “讙,讓也。讓,北燕曰讙。”《廣雅•釋詁二》:“讙,讓也。” 3. 鳴。《廣雅•釋詁二》:“讙,鳴也。” 4. 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𡙸百聲。” 5. 通“歡”。喜悅。《禮記•檀弓下》:“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 6. 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市南,為春秋時魯國屬地。《春秋•桓公三年》:“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 7. 姓。《萬姓統譜•寒韻》:“讙,見《姓苑》。” 讙 [ huàn ] 1. 同“唤”。呼唤。《集韻•换韻》:“唤,《説文》:‘評也。”或作讙,亦从言。” 讙 [ xuān ] 1. 同“喧”。
蛙鸣。
引唐•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