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


拼音
wù de
注音
ㄨˋ ㄉㄜ˙
词性
代词

兀的wù de

  1. 这;这个。

    例瞧他兀的得意样儿。

    英this;

  2. 怎么,表感叹。

    英how;

  3. 〈方〉:突然。

    例兀的失踪。

    英suddenly;

分解意思

  • 拼音 wù 部首 儿 总笔画 3

    兀 [ wù ] 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 如 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 如 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 如 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 拼音 dí,dì,de 部首 白 总笔画 8

    的 [ dí ] 1. 真实,实在。 如 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的 [ dì ] 1. 箭靶的中心。 如 中(zhòng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的 [ de ] 1.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 如 美丽的。 2.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如 唱歌的。 3.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 如 他的衣服。 4.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 如 这句话是很对的。 5. 副词尾,同“地2”。

引证文献

  1. 亦作“兀底”。亦作“兀得”。

  2. 指示代词。这个;这。

    引宋•张镃 《夜游宫·美人》词:“鹊相庞儿谁有,兀底便笔描不就。”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须看了可憎底千万,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
    元•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妹子,兀的不是母亲?”
    《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兀的出斋来的官人便是。”

  3. 语气助词。与“不”连用,表示反诘。犹言怎的不。

    引元•石德玉 《风月紫云庭》第一折:“兀得不好拷末娘七代先灵!”明•王九思 《端正好·春游》曲:“兀的不喜杀人也么哥!”清•李渔 《巧团圆·剖私》:“又谁知脚跟有债不容逋,近捨家乡奔远途,兀的不是子母相生把十当五!”

  4. 语气助词。表惊异。

    《宣和遗事》前集:“女奴来报:兀的夜来那 高平章 到来也!”元•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只是睡足黄粱梦一场,兀的回首斜阳!”《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 假意看他一眼,喝问道:‘兀的这厮不是 王小三 么!’”

  5. 口语中的衬词。

    引元•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天指引的前程,天匹配的婚姻,喒兀的教太守主婚。”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説话的,兀的説这才学则甚!”郁达夫 《沉沦》:“只有他一个人锁了愁眉,舌根好象被千钧的巨石锤住的样子,兀的不作一声。”

国语辞典

兀的wù dì

  1. 指示词。那个、这个。

    引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你十两银子做盘缠。」
    《三国演义·第二八回》:「飞把手指曰:『兀的不是军马来也!』」

  2. 突然、忽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醉公兀的一下跳起来,向房里便跑。」

  3. 疑问词。怎么、岂。

    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似这般几时是了,我收了这铺儿。李德昌,你几时来家,兀的不痛杀我也。」

网络解释

兀的

兀的,拼音wù dì,意思是这;这个。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