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谱


拼音
tōng pǔ
注音
ㄊㄨㄥ ㄆㄨˇ
繁体
通譜

通谱tōng pǔ

  1. 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

  2. 异姓人相约结为兄弟。

分解意思

  • 拼音 tōng 部首 辵 总笔画 10

    通 [ tōng ]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如 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2. 懂得,彻底明了。 如 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3. 传达。 如 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 4. 往来交接。 如 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 5. 普遍、全。 如 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 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 如 通奸。私通。

  • 拼音 pǔ 部首 讠 总笔画 14

    谱 [ pǔ ] 1. 依照事物的类别、系统制的表册。 如 年谱。家谱。食谱。菜谱。谱系(a.家谱上的系统;b.物种变化的系统)。 2. 记录音乐、棋局等的符号或图形。 如 歌谱。乐(yuè)谱。棋谱。画谱。谱号。谱表。 3. 编写歌谱。 如 谱曲。谱写。谱制。

引证文献

  1. 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参阅 清•顾炎武 《日知录·通谱

    引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常瓌 字 子然,河 朔人,本农家。一村数十百家皆 常 氏,多不通谱。”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宛平 袁明府 增,字 保侯,宰 江寧 时,与余通谱。”

  2. 异姓人相约结为兄弟。

    引宋•朱熹 《奉同都运直阁张文哭敬夫张兄》诗之二:“亦知游好曾通谱,却记登临唤卜隣。”

国语辞典

通谱tōng pǔ

  1. 因同姓而互认为同族。

  2. 异姓结拜为兄弟时,交换记载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兰谱。

网络解释

通谱

1.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常瓌字子然,河朔人,本农家。一村数十百家皆常氏,多不通谱。”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宛平袁明府增,字保侯,宰江宁时,与余通谱。”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通谱》。2.异姓人相约结为兄弟。宋代朱熹《奉同都运直阁张文哭敬夫张兄》诗之二:“亦知游好曾通谱,却记登临唤卜隣。”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