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何谓乐府始于何时立于何时

何谓乐府始于何时立于何时

国学文化2025/7/11 9:01:09浏览次数:

何谓乐府始于何时立于何时

乐府始于汉初,立于武帝。乐府命题,名称不一。盖自琴曲之外,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曰歌。步弛骤骋,疏而不滞曰行。兼之曰歌行。述事本末,先后有序,以抽其意者曰引。高下长短,委曲书情以道其微者曰曲。吁嗟慨叹,悲忧深思以伸其郁者曰吟。本其措意之意曰词,本其命篇之意曰篇,发歌曰唱,调理曰调,愤而不怒曰怨,感而发言曰叹。皆诗之变体,而总谓之乐府。


乐府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一、乐府的定义

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乐文学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 合乐可歌:最初是配乐演唱的诗歌,后发展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2. 形式自由:以杂言(长短句)和五言为主,叙事性强。

  3. 内容广泛:涵盖民间疾苦、战争、爱情、社会风俗等。

  4. 机构与文体:既指汉代设立的官方音乐机构,也指由其采集或创作的诗歌。


二、乐府的起源

  1. 先秦萌芽

    •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已具备乐歌性质。

    • 周代“采诗观风”制度(《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为乐府采诗提供先例。

  2. 秦代初设

    • 秦代已有“乐府”机构(1977年陕西出土秦代“乐府钟”可证),但职能有限。


三、乐府的正式设立(汉代)

  1. 汉武帝时期(约前112年)

    • 正式立乐府:汉武帝扩建乐府机构,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负责采集民歌、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汉书·礼乐志》)。

    • 职能

      • 采集民间歌谣(“赵、代、秦、楚之讴”)。

      • 创作宫廷祭祀、宴乐歌曲(如《郊祀歌》)。

  2. 代表作品

    •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反映社会现实。

    • 文人乐府:司马相如等参与创作庙堂乐章。


四、乐府的发展与演变

  1. 魏晋南北朝

    • 曹操父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如曹操《短歌行》)。

    • 南北朝乐府:南朝《西洲曲》(婉约)、北朝《木兰诗》(刚健)。

  2. 唐代新乐府运动

    • 杜甫、白居易等创“新题乐府”,摆脱旧题限制(如《卖炭翁》),强调讽喻现实。

  3. 宋元以后

    • 乐府逐渐脱离音乐,成为诗体分类(如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历代乐府诗)。


五、乐府的文学地位

  1. 开创叙事诗传统:如《孔雀东南飞》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2. 推动五言诗成熟:汉代乐府民歌奠定五言诗基础(《古诗十九首》受其影响)。

  3. 影响后世文体:唐代新乐府、宋词、元曲均与乐府有渊源关系。


结论

  • 始于:先秦(萌芽)→ 秦代(机构初设)。

  • 立于:汉武帝时期(前112年前后,乐府机构正式确立并采诗)。

  • 演变:从音乐机构到诗体名称,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贯穿中国文学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