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愄

愄(愄)是什么意思

  • 愄-古文字通假字典

    (微影wei)讀為威(微影wei),雙聲叠韻

    包山楚簡一五五~一六六記“東周之客(許)塣(歸)(祚)於(郊)郢之歲”,“(夏)”之月,“辛亥”之日,“所愂(讀)告”之人有“愄王垞(宅)(臧)嘉”;簡一七三記“所愂於發尹利”者有“愄王俈(造)室”;簡一九二記“所愂於正喹”者有“愄王俈室楚”等。簡文它處又記卲王(簡二〇〇)、武王(簡二四六),因知“愄王”亦楚王謚號,即楚“威王”(前三三九~前三二九年)。按愄不見於《説文》,而見於《集韻》,訓“中善”。其實愄可能也是畏之繁化。郭店楚簡《緇衣》簡四五引《詩》云:“(朋)友卣(攸)(攝),以愄義。”所引見《詩·大雅·既醉》,愄毛詩作威。又同篇簡三〇引《詩》云:“誓(慎)爾出話,敬爾愄義。”“愄義”今本《禮記·緇衣》作“威儀”。

  • 愄-古文字通假字典

    (微影wei)文獻或作畏(微影wei),雙聲叠韻

    郭店楚簡本《老子》甲簡八~九:“猶(乎)其奴(若)愄四咁(鄰)。”王弼本愄作畏。郭店楚简《尊德義》簡三三:“不釐則亡愄,不忠則不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