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翊)是什么意思
翊-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翊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翊-古代汉语字典
翊yì△
【释义】:
①[翊翊]1.飞的样子。《汉书·礼乐志》:“神之徕,泛翊翊。”2.蠕动爬行的样子。王褒《洞箫赋》:“蝼蚁蝘蜒,蝇蝇翊翊。”3.恭敬的样子。《汉书·礼乐志》:“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②辅佐,护卫。《新序·杂事》:“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翊之也。”杜甫《诸将》之四:“只在忠臣翊圣朝。”③同“翌”。明天。《汉书·王莽传上》:“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越:句首语气词。)
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翊yì
【中古音】:
【上古音】:
與職切
【通假字释义】:
喻職開四(余職) 飛貌。
【正字及释义】:
翌 yì
與職切 喻職開四 (余職) 明日,明年。
《漢書·王莽傳上》:公以八月載生魄庚子奉使朝,用書臨賦營築,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顔師古云:翊,明也。〕
蔡邕《議郎胡公夫人哀讚》:疾用歡痊,翊日斯瘳(chōu抽)。
翊-难僻字字典
翊yì
【同音字】:翼
【释义】:
①辅助;帮助。如:翊戴。亦用于人名。②同“翌”。
翊-敦煌俗字典
翊yì
S.2832《願文等範本·長史》:“長史□春擢桂,白面從官。百城恩洽,委將翊贊之良才;千里政能,在瑚璉之刀尺。”按:此與《廣韻·麌韻》“王矩切”之“祤”當非一字,形同而音義不同。
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翊yì
【释义】:
〈文〉①
翅膀。→②
辅助;帮助
翊戴(辅佐拥戴)。
“翊”和“翌”形、义都不同,“翊”不是“翌”的异体字。
翊-历代避讳字汇典
翊yì
明神宗朱氏名翊钧。
避偏讳“翊”:
〔代字〕〈人名〉《汇考》卷二三引金嘉会《西湖关庙广纪》曰:“豫章丰城尹陆大典,见乙卯北畿解头名与帝类,怪之。或告曰:房官阅卷时,闻帝空中呼曰:‘还我解元。’房官亟冠带竦立读卷,另署第一。比拆卷,则秦翊明也。而‘翊’字犯神庙讳,考官为抹去其‘立’,遂与关帝讳同。”
翊钧-历代避讳字汇典
翊钧yì jūu
明神宗朱氏名翊钧。
〔触犯〕《明史·孙丕扬传》云,万历三十九年,丕扬疏劾御史金明时,“旨下议罪,而明时辨疏复犯御讳。帝怒,褫其职。”
翊-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