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軼)是什么意思
軼-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軼yì
【中古音】:
【上古音】:
夷質切
【通假字释义】:
喻質開四(余質) 車相出也。
【正字及释义】:
迭 dié
徒結切 定屑開四(定質) 更替,輪流。
《史記·封禪書》: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
溢 yì
夷質切 喻質開四(影脂) 滿而外流。
《漢書·地理志上》:道沇(yǎn)水,東流爲泲,入于河,軼爲滎。〔顔師古云:軼與溢同。〕
逸 yì
逸質切 喻質開四(余質) 散失。
《史記·伯夷列傳》: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索隱》:軼,音逸。〕
《史記·管晏列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正義》:軼,音逸。〕
《史記·五帝本紀贊》: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説。
轍 zhé
直列切 澄薛開三(定月) 車輪的行跡。
《莊子·天地》:季徹局局(俯身大笑貌)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釋文》:軼,音轍。〕
《史記·孝文本紀》: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軼于道。〔《漢書·文帝紀》作結轍。〕
《韓詩外傳·卷二》:先生少而爲義,豈將老而遺之哉?門外車軼何其深也。〔趙懷玉云:軼與轍同。〕
《戰國策·齊策》:主者循軼之途也。〔高誘注:軼途,轍之道也。〕
軼-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